董小姐的“留学捷径”,巴纳德背了锅

2025-05-03 07:25:2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麦叔研究院

近期,董小姐的瓜事件让巴纳德学院莫名躺枪,被扣上了"有钱就能进"的野鸡大学帽子。麦叔不吃瓜,只啃瓜皮,今天就带你们扒一扒这背后的真相。

1

巴纳德学院被误解,可能是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冤枉的一次。明明是一所年录取率低于10%、全美排名前25的顶尖女校,却因为一个醉酒发言被贴上了"三本"标签,让无数认真准备留学的学子和家长看了直摇头。

先说清楚,巴纳德和哥伦比亚大学是什么关系?巴纳德是哥大体系下的一所独立女子文理学院,1900年就纳入哥大教育体系,是哥大四个学院之一。

学生可以共享哥大的资源、选课,毕业证上还有哥大校长的签名。但重点来了,巴纳德的学生拿的是巴纳德的学位,不是哥大的!

很多人以为巴纳德是哥大的后门,随便给点钱就能进,这简直是对学霸们的侮辱!2023-2024年的录取率只有8%左右,比很多TOP20综合大学还要低。就算回到10年前,录取率也在20%左右,远比国内众多211高校难进。

在美国读大学,有钱不一定能让你进名校,但没钱绝对上不了。巴纳德的学费可不是普通家庭能负担的,2024年入学一年总费用超过9.5万美元(约合68万人民币),和哥大差不多。

所以说什么"低成本去读藤校"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巴纳德采用经典的文理学院培养模式,1/3通识课、1/3专业课、1/3自选课。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学生经常能轻松读双专业,因为课程规划灵活,学科交叉程度高。不像国内大学,一旦选定专业,基本就是"从一而终"。

人要走的门多了去了,如果能走正门,谁愿意钻狗洞?董小姐的瓜炸开了协和医学院4+4项目这个"神秘通道",让众多家长看到了一条从经济学直通医博的"捷径"。

麦叔想问问大家一个问题: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凭什么跨越生物、物理、化学的基础壁垒,直接跳进手术室拿起手术刀?

2

协和医学院4+4项目,从2018年开始实施,最初只在清北科大三所高校招生。但随着时间推移,门槛一降再降:

2019年:仅在QS或TIMES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招生(约60所学校) 2020年:扩大到三大排名榜单前50或USNews文理学院前10(83所) 2021年:基本条件不变(85所) 2022年:开始计算招生年度前5年内的排名(110所) 2023年:放宽至前100名大学或前20名文理学院(180所) 2024-2025年:范围进一步扩大(190所)

从60所扩招到190所,这是为什么?是真的看中了多元背景,还是专门为特定人群定制降低门槛?

按照董小姐2019年被录取的时间线,我们来拆解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她真是巴纳德毕业生,能合规地进入协和医学院4+4项目吗?

2019年协和4+4项目明确要求:毕业于QS或TIMES前50名大学。关键是,巴纳德作为一所纯本科文理学院,根本不在这两个国际榜单里!它直到2023年,借着USNews榜单文理学院前20的资格,才首次有资格参与项目。

麦叔敢说,这个降低门槛的过程,简直就像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绿色通道"。就好比一个高考考场,发现自家孩子考不过,干脆把分数线一降再降,直到能够录取为止。

再看课程要求,协和医学院4+4项目要求申请者必须修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医学基础课程。但请问,一个专注经济学的学生,除非提前规划,怎么可能恰好把这些课程都修完?更何况2018年协和才首次推出这个项目,完全没有提前规划的可能性!

这里面的猫腻,连一个小学生都能看明白:不是考场变简单了,是有人偷偷给你丢了答案。

还有个更离谱的问题:董小姐经过八年学习(4年本科+4年医博)和一年规培就能独立做手术?而国内正规医学生需要5年本科+3年博士+4年规培,总共12年。这不是捷径,这是高速公路啊!

3

协和医学院4+4项目的招生流程是:材料初审、公示、复试、体检、择优录取。表面上看起来公平透明,实际上却充满了操作空间。

特别是需要2名医学副教授以上的推荐信,普通家庭的孩子上哪儿找这种人脉资源?

有人说这是效仿美国医学教育模式,但美国医学院毕业后的规培至少需要3-7年,而不是敷衍了事的1年。

一年规培就能独立做手术,别说是国外医学生,就是国内中南湖北协和八年一贯制的学生听了都要笑掉大牙。

医学培养是为了挽救生命,不是秀优越感的舞台。那些花了十几年时间在手术台摸爬滚打的医生,凭什么要看一个速成医生在那里耍大刀?

有人会说这是教育模式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麦叔不否认,医学确实需要多元背景的人才。问题是:为何门槛要一降再降?如果真这么好,为何不面向所有人开放,而是选择性地告知特定群体?

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内顶尖医学院,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初衷是好的。但当创新项目变成了权贵捷径,结果只会伤害无数求公平的普通人。

更讽刺的是,那些靠真实能力申请留学的学生,却因为"董小姐"们的炫富行为被贴上了"天龙人"和"资源咖"的标签,彻底躺枪。

麦叔想告诉每一位准备留学的家长和学生:留学不是镀金,而是一场艰苦的自我挑战和成长历程。

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思维。别被这些"特例"迷惑了眼睛。

美国高校选拔的核心标准是学生的成长潜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家庭背景。

巴纳德作为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之一,每年只在中国招收二十几名学生,其严格程度可想而知。

走正道虽慢,但走得远;走捷径虽快,但终究要还。 那些靠特权上位的人,终究会在实力面前暴露原形。

真正的精英教育,从来不是靠金钱和关系买来的学位,而是在挑战中锻造出的能力和品格。

站在2025年的当下,麦叔希望你们能看清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一个光鲜的标签,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杜文:CIA出招 相信大批中共高官想投诚美国
  2. 美中关税战停止有谱? 美财长暗示冬季将达成协议
  3. 美方压力或促贸易战降温 中国释放谈判信号
  4. 惊爆张又侠兵封中南海!军头集体诡异消失
  5. 川普政府大裁员持续:中情局1200人也未能幸免
  6. 数百人目击 节日夜空出现巨大圆盘
  7. 【时事金扫描】小泽吓退多国首脑 习骑虎难下
  8. 美上将司令:二大关键 若台海开战美军将歼灭解放军
  9. 孟政府首脑近臣放话 要与中国合作攻占印度东北7邦
  10. 五四运动——一场胡闹开始了中国的噩梦
  11. 18年注蛇毒856针 蛇咬逾200次!奇人促成“万用血清”
  12. 从加州港口看川普关税战影响:货物骤减 码头寂静
  13. 川普再次喊话:关税带来收入,美联储应降息!
  14. 重庆天降猫咪掉进火锅,顾客烫伤
  15. 中国这半个月动作,彻底把美国踢出局
  16. 加州州长:保持对华贸易开放
  17. 川普大胜 习近平拟以芬太尼合作换“贸易谈判”
  18. 【翻墙必看】中南海内部发生意想不到的事?
  19. 因张贴海报 移民局出动30多辆警车抄家抓华裔青年
  20. 男子乱扔烟头被拘留10日
  21. 【军事情报局】超级F-35 挑战F-47霸主地位
  22. 马斯克的50亿火箭爆炸,测试时发生异常引发猜测
  23. 特步总裁长女豪宅:纸巾盒都是金的
  24. 加拿大这省要公投加入美国51州! 石油储量居加国第一
  25. 川普保守派盟友:“连我都不爽了”炮轰政府背道而驰!
  26. 美批准3.5亿美元 用于乌克兰F-16训练和支持
  27. 中国人财富大蒸发!上海消费崩盘!商场餐馆没人 老板只求活着!
  28. 墨西哥总统:已拒绝川普的提议
  29. 针灸师性侵病人,受害者“浑身是针、如同被囚”
  30. 中国建议派特使对话 美点“王毅不合适”首选人是他
  31. 美司令:中国升高军事活动对台演练 情势快速沸腾
  32. 武契奇健康状况稳定,将暂停工作
  33. 台湾:已完成与美国首轮关税谈判
  34. 哈里王子渴望和解回英国 透露称父亲已经时日不多
  35. 协和“4+4”模式”是否公平?如何合格?
  36. 两张图定位全球,o3碾压T0级高手
  37. 屠呦呦当选美国院士,在4+4的衬托下更有价值了
  38. 35岁女议员穿红底鞋出镜,惹怒美国民众
  39. 摸骨算命神准无比 能断定一个人的命运
  40. 美国防开支首超万亿 两大原因使川普大破历史纪录
  41. 被丈夫抛弃,靠饺子翻身:真实“水饺皇后”更传奇
  42. 德国选项党被定为极右翼 美国务卿怒斥“暴政”
  43. 泽连斯基称“无法确保出席俄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
  44. 国会UFO照片惊天反转:五角大楼吹哨人再陷造假风波
  45. 中国这部电影打趴漫威系列
  46.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获连任 国际领导人祝贺
  47. 被三亚坑哭的年轻人,都去这里度假了
  48. 加州登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49. 巴菲特:关税不应成为一种战争行为
  50. 【名家专栏】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失
  51. 传四中全会人事大换血? 政协释放重要信号 习进入倒计时
  52.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53. 谷歌翻译输入问句 惊现“中国人民正面临杀害的危险”
  54. 莫迪确认缺席后,印度防长也因"这件事"取消访俄
  55. 巴菲特谈贸易、日本、现金部署
  56. 终于把《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来了,然后呢?
  57. 大温两所私立大学,被令退还学费
  58. SpaceX星际基地公投在即 马斯克能否拥有自己的城?
  59. 晚清重臣曾国藩 书法扎根传统帖学不逾矩
  60. 黄仁勋总薪酬是员工16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