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可能给欧洲带来经济灾难?

2025-04-14 23:25:2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多年来,中国一直对欧洲构成着经济挑战。现在,它可能变成一场经济灾难。

中国生产了种类繁多、人为压低价格的商品——获得大量补贴的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玩具、商业级钢材等等——但这些商品大部分的去向是需求永无止境的美国市场。

本月,广州的新车。由于川普总统的政策,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关税壁垒,欧洲正准备迎接大量被转移的商品涌入。

现在,由于川普总统的政策,许多此类商品面临着极高的关税壁垒,人们越来越担心,会有更多的产品倾销到欧洲,削弱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欧盟其他国家的本土工业。

这些国家现在陷入了川普与中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他们的领导人在妥协和对抗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希望避免成为这场贸易战的附带牺牲品。

“产能过剩的挑战由来已久,但现在终于摆在了欧洲各国政府面前,”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驻华盛顿研究员利亚娜·菲克斯表示。“欧洲存在一种普遍的趋势和感觉,那就是在这个时候,欧洲必须捍卫自己,保护好自己。”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尽管对美国关税的“间接影响”提出了警告,并誓言密切关注中国商品的流动,但她也承诺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一个新的特别工作组将对进口商品实施监测,看是否存在倾销迹象。

“我们不能吸收全球的产能过剩,也不会接受在我们的市场上出现倾销行为,”冯德莱恩在川普的关税生效时表示。

她向中国和美国都发出了强硬而有分寸的信息,给贸易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表示,这可能是欧洲避免经济灾难的最佳机会。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扬卡·厄特尔称,这是对北京的威胁作出的“冷静”回应。

上个月,东莞一家玩具制造商的工人在生产车间。欧洲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特别工作组来监测进口是否存在倾销迹象。

她说:“他们继续在中国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否则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但这一高风险时刻正在考验欧洲大陆的团结。

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上周前往北京与习近平主席会面,他敦促加强与中国的接触,以对冲美国的关税。他与中国领导人握手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他示好的姿态,与此同时,冯德莱恩和欧盟的行政机构欧盟委员会的领导层继续要求北京保证倾销不会加速。

去年,德国反对欧盟提高电动汽车关税,担心中国会增加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关税。在已不再是欧盟成员国的英国,首相斯塔默呼吁与中国建立“一致、持久、尊重”的关系,他正在努力推动英国低迷的经济复苏。

政策研究机构荣鼎咨询高级顾问诺亚·巴金说,“最坏的情况是美国征收高关税”,与此同时,“中国的商品大量涌入欧洲市场”。他表示,这将“对欧洲工业造成双重打击,这是欧洲想要避免的情况”。

西班牙的桑切斯和英国的斯塔默等领导人认为,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在他们的国家渴望更多外国投资的时候,这一主张在政治上很有市场。

宣布中国将在本国建设新工厂,最终能创造数以千计就业岗位的消息,这样的消息在国内广受欢迎。但有时,这种渴望可能会削弱欧洲在贸易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在南昌组装电动汽车的工人。

“西班牙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波兰截然不同,”位于布鲁塞尔的俄罗斯、欧洲、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特蕾莎·法伦说。“欧洲内部一直在讨论对中国应该采取何种立场。”

但贸易专家说,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植根于一个存在了数十年的现实:由于监管负担和共产党对中国公司的支持,中国市场实际上对许多欧洲公司是关闭的。2023年,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3320亿美元(2920亿欧元)。

欧盟领导人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对手”,近年来,由于一系列原因,其中包括中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时对俄罗斯的支持,欧盟与这个亚洲国家的关系恶化。

最近,在欧盟高级专员与中国同级官员之间的对话中,欧方发出了直言不讳的警告。

在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访问北京讨论市场准入问题后,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仍然不平衡。”声明暗示了访问期间存在的紧张气氛,并称中国和欧洲的贸易逆差在“非法补贴”的推动下不断扩大。

多年来,欧洲官员一直要求中国做出让步,包括自愿限制廉价商品的出口,并设定最低价格,以抵消欧洲企业认为不公平的巨额政府补贴。

与此同时,中国官员近日来似乎急于把欧洲描绘成一个日益密切的贸易伙伴。在谢夫乔维奇访华之后,中国在发布的消息中几乎没有提到强硬对话。声明称,谢夫乔维奇称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济将“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深圳的集装箱,摄于本月。

在川普于4月2日宣布加征关税后,中国商务部表示,已同意就欧洲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更高关税一事与欧盟重启谈判。

当被问及对这一声明的看法时,欧洲官员的表态较为谨慎。欧盟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官员们已同意就电动汽车供应链展开“继续讨论”,并“重新审视”定价问题。

中国的努力有时更为公开。中国驻欧盟使团在布鲁塞尔政策圈知名网站Euractiv上发表了一系列赞助文章。这些文章的重点是中国和欧洲如何拉近关系。“随着一场飓风席卷华盛顿,中国看起来更像是欧洲的战略伙伴,”其中一篇文章宣称。

目前,欧盟几乎没有表现出对这种观点的认同,而是敦促中国与美国达成协议,并希望避免中美未能达成协议带来的后果。

中欧峰会定于今年举行,时间可能在7月下半月。

“我认为,基本上欧洲只是希望在进入夏季时,一切都能大致保持完好,不要让经济崩溃,”菲克斯说。“让经济大局在夏天之前维持稳定,然后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一代名帅被推上绞肉机 彭德怀最后的日子
  2.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3. 美移民局公布12月绿卡排期
  4. 猪的报恩?自踩地雷肉身救2俄军 事了拂衣去…(视)
  5. 史上最惨“双11” 中国出现四大反常现象 大萧条才刚刚开始!
  6. 联合国通过美国版“加萨决议”,俄中弃权
  7. 加州禁联邦执法人员蒙面 美司法部提起诉讼
  8. 看似无害,是谁在给你的脑子“投毒”?
  9. 史上最惨“双11”,细思极恐
  10. 韩国拟修刑法“辱华可关5年” 李在明点头 全国哗然
  11. 宁波妈妈曝5月龄女儿微创手术去世 涉事医生停诊
  12.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13. 美国将为2026世界杯球迷提供优先签证面谈
  14. 最高法院将审美墨边境争议政策 川普政府吁保留
  15.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难逃一劫!Google执行长示警
  16. 美军武器迭代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将成新霸主
  17. 美股三大指数下挫,加密货币再大跌
  18. 战狼外交从王毅到薛剑 习时代制度性产物已演尽
  19. 10月中共财政支出下降19% 创四年来最大跌幅
  20. 我潜入印度人大群,了解加拿大移民审批
  21. 港府高层看好经济前景 被学者泼冷水
  22. 高盛可望创下24年来最佳并购业绩
  23. “满屏式开火” 中国媒体铺天盖地打舆论战
  24. 川普再推“医改”,恐迎保费暴涨潮
  25. 加拿大地下加密货币银行系统曝光
  26. “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在卖英伟达
  27. 长寿地带居民抗衰老秘诀:多吃富含多酚食物
  28. 克里姆林宫:希望再次举行双普峰会
  29. 生育津贴能退回去,孩子能塞回去吗?
  30.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有些人不听话!”
  31. 腐败丑闻引乌克兰政坛巨震
  32. 一边鼓励一边破坏,是种很坏的“趋势”!
  33.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34. 加州华人观浪悲剧:女儿被浪卷走 父营救却不幸去世
  35. 铁娘子前总理被判死刑 镇压学生起义血洗1400人命
  36. 韩媒:中国为领导人面子而战 日本不退让底气曝
  37. 为何在利好环境下,港股还涨不动?
  38. AI抢饭碗!美参议员警告:25%大学生恐"毕业即失业"
  39.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40.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41. 中共财政吃紧?连上海都要追回生育津贴
  42. 首度证实!史瓦帝尼收美国510万,接收"堕落怪物"
  43. “假装上班”的女儿 ,被养老院父亲识破
  44.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事故 4人死亡
  45. 比特币跌至7个月来新低 全球股市走弱
  46. 美国会报告中共导弹井激增 警示威胁国安
  47. 海地帮派头子发出威胁
  48. 为何这节点传出高市早苗或参拜靖国神社?
  49. 五角大楼宣布六大关键技术领域 强化国防优势
  50. 哈佛知名教授实验室卷入签证丑闻 疑成中国权贵留美跳板
  51. 深圳国际模特赛爆争议
  52. 水与彩的交响——水彩画佳作欣赏
  53. 杨兰兰又缺席提审 生母传出三版本 或涉于朦胧遇害
  54. 不要带孩子去这三个成人场所 绝非迷信
  55. 美联邦特工打击夏洛特非法移民 1警员受伤
  56. 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成功验收
  57. 苹果市值蒸发7200亿,他要接班?
  58. 央企大悦城地产即将退市 中国房企加速重组
  59. 全球甲状腺癌病例日益增多,为什么?
  60.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