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会被骂上热搜

2025-03-22 04:25:2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金错刀

华为,这回翻车了。

前天的华为发布会,余承东照例带着一系列华为新品来到现场。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一部让人“想不到的产品”:华为Pura X。

作为第一款搭载“原生鸿蒙”HarmonyOS 5系统手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这款手机,华为可没少花功夫预热。

先是余承东发视频造势,说这是一款“所有人都买得起”的手机,又是特地请来了自家的“小鲍主”姚安娜出镜吆喝。

在发布会上,Pura X亮相之初,还因为独特的设计和折叠方式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直到余承东报出了手机的价格:7499元起售。全场陷入了沉默。

发布会后,华为微博被吐槽声覆盖,甚至逼得华为关闭了微博评论。

大家吐槽的点也很直白:7499元,明显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

昨天,余承东也回复了关于Pura X的争议:“折叠屏产品因为品类特性和刚性成本,创新研发投入很大...我也都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及时改进。一定把最好的产品带给消费者。”

显然,一向“大嘴”的余承东,也不得不承认这款手机着实不太讨喜。

只不过,Pura X的翻车,也不单是因为它“贵”。

“青春版”三折叠,年轻人不买账

上一部能引发如此大讨论的华为手机,还是去年的顶流“三折叠”Mate XT。

只不过,三折叠出现时,人们都在说“华为的高端,成了!”

而Pura X亮相后,人们对其的评价却变成了“啊?就这?”

其实,这部Pura X的诞生目的,是一部面向年轻市场的“青春版三折叠”,他们的目的也十分统一,就是“炫技”。

既然都是炫技,那三折叠使用的“内铰”和“外铰”两种模式,硬是把看手机变成了翻阅奏折,再加上雍容华贵的外观设计和超高定价,想不高端都难。

而面对年轻人的Pura X,如果使用三折叠同款的“尊贵”手段打造,似乎就有点太不接地气了。

其实在发布会前,不少华为粉丝也纷纷猜测,Pura X会在形态上整出什么新活儿。

就算不整3折叠4折叠,华为要不高低也搞出个卷轴屏、柔性屏啥的让大伙开开眼。

结果Pura X一亮相,就让华粉们集体失望。

Pura X采用的不是什么新的折叠技术,而是自创的“阔折叠”。

折起来的时候,它的外表有一个1:1的方形屏幕,和三星的nova Flip类似,只不过要大上一圈。

而展开后,用户将会得到一台拥有16:10的6.3英寸大屏手机,都快赶上iPad Mini了。

Pura X似乎不属于华为过去的任何一个“体系”:它比Pocket系列要宽,但比Mate X6要小巧,类比同样的Pura系列,似乎也没有足够强悍的影像系统支撑。

华为的本意,可能是想让这台手机看起来更接近电子书,16:10的屏幕看文字、视频都很不错,外置的小屏也十分方便,偶尔回个信息很方便。

不过,就因为它外形太非主流又不够黑科技,这台手机获得了很两极分化的评价。

喜欢的人觉得这设计很新鲜有趣,而不喜欢的人则觉得它“又矮又胖”。

但其实除了外观的前菜外,Pura X隐藏的硬菜其实是:向市场介绍“纯血鸿蒙”HarmonyOS 5。

为了这个系统,华为特地在发布会上请来了B站、小红书、WPS等软件开发商展示了一波针对鸿蒙5和Pura X做出的适配工作。

但“纯血鸿蒙”的重头戏,还得是AI。


上个月初,鸿蒙系统就融合了盘古大模型和DeepSeek,只不过体现出的功能,似乎还都是唠嗑、下达指令等基础玩法。

虽然回应骚扰电话、眼神翻页等功能很有趣,但还是支撑不起华粉的期待。

平心而论,Pura X是一台好玩的手机。

而且横向对比其余的折叠屏手机,Pura X 7499元的价格也不算贵到离谱。

但作为一台预热的时候调子起得足够高的手机,它确实不够颠覆,也不够亲民。

况且,前期宣传时的“全国人民都买得起”,让不少粉丝都对它产生了能再次“科技下放”的期待。

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这手机要是便宜2000块,就没这么多人喷了。

说白了,产品的强大,还得建立在合适的定位上。

华为,掉进了苹果旋涡

2023年9月,华为发布的Mate 60让市场“燃”了一把。

Mate 60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它却因为自研的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成为华为“轻舟已过万重山”后的首款作品,终究成为一代神机。

迄今为止,Mate 60出货累计高达1400万台,带着华为直接闯入了世界高端手机品牌前五名。

只不过,Mate 60似乎已经成为华为近期的“巅峰”。

不管是去年发布的Mate 70还是Pura 70等手机,都在热度以及销量方面难以复刻Mate 60的神话。

就算是话题度拉满的Mate XT三折叠也是争议满满,认为它“空有噱头”的讨论也大有人在。

直到这款Pura X发布,华为的口碑彻底反转,从当年的“屠龙少年”,变成了如今的“重新定义全国人民都买得起”。

从营销角度来说,华为在Pura X上的翻车,无非就是发布手机前的“亲民”宣传打错了牌。

但从产品角度来看,华为Pura X面对的困境,其实像极了他的老对手:苹果。

苹果,曾经的手机行业领军者,如今的挤牙膏韭菜机。

上个月刚推出的iPhone16e,就因为过度阉割的性能,以及并不匹配的价格,被网友喷成了筛子。

如果横向对比一下,Pura X和iPhone16e的口碑现状,不能说是卧龙凤雏,也得是同病相怜。

同样是消费者对功能不买账,对价格不感冒,这两款定位和造型不太相同的手机,就这样奇妙地成了2025开年最富争议的两台新机。

说白了,苹果和华为陷入了一个共同的怪圈:品牌溢价>科技平权。

而他们正在面临的难题,其实正是全球手机厂商共同面对的行业困境。

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似乎已经在形态、功能上陷入了瓶颈期。

从形态上来说,所有的手机几乎都长得八九不离十,无非就是如何在屏幕比例、摄像头品质、实体按键等细节方面做出差异化。

而从软件上来说,如今被炒得最热的AI概念,似乎还是一个“语音交流增强器”,除了更方便语音控制外,似乎很难有什么决定性的使用场景。

不少人认为,如今的手机市场,比15年前百花齐放、各种奇葩手机辈出的年代要沉闷不少。

而面对统一的困境,各大手机厂商是怎么做的呢?

强如苹果,只能在最近数代的手机上面不断“挤牙膏”,一点点榨干果粉的期待。

小米选择“剑走偏锋”,在影像方面下大功夫,把手机继续朝着“能通话的相机”方面狂卷。

作为定位要比肩苹果,肩负鸿蒙系统的华为,则选择通过死磕折叠屏等改变“手机形态”的方式来寻求突围。

折叠屏虽然足够炫酷,但无论是成本还是使用体验上,都不足以说服消费者买账。

余承东也在第二天的回应中承认,折叠屏本身的成本太高,导致Pura X的价格居高不下。

正是因为科技创新无法满足品牌调性,Pura X才成为一台略显“尴尬”的产品。

在真正的“破局者”出现之前,手机行业只能继续在漩涡中无尽内卷。

失去“那四个字”的华为,要耐得住寂寞

过去的华为发布会,主打的就是一个“爽”字。

伴随各种黑科技发布,余承东嘴里的“遥遥领先”,就是华为骄傲的象征。

支撑“遥遥领先”四个字的自然就是爆款的销量,在手机领域,远有Mate 30/40的成功,近有Pure 70和Mate 60的爆卖。

而在汽车领域,问界M9、问界M7的销量神话,也打的诸多同行一头雾水。

不过,华为近期在造车和手机方面频繁出岔子,“遥遥领先”也成了网梗。

不管是尊界S800的口碑翻车,还是Pura X的全网争议,都让“那四个字”显得异常烫嘴。

其实,华为翻车的并不是一次两次了。

早在2019年,华为发布了当时还很新鲜的折叠屏手机Mate X。

只不过,Mate X的发布现场,却成了一场彻底的“黑历史”,不管是操作卡顿,还是后来普遍的屏幕硬伤,都成了翻车实锤。

再加上Mate X 16999元的“天价”,一经发布就引来了全网群嘲,力度不亚于如今的Pura X。

站在当时吃瓜群众的视角,肯定会想当然地认为,华为在折叠屏上吃了大亏,今后肯定会淡出这一领域。

但华为却并没有因为一台手机的翻车,就彻底放弃折叠屏,反而在此后数年内死磕折叠屏,研发出诸如玄武铰链等等黑科技,让折叠屏成为华为招牌科技。

如今,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已经以51.29%的占有率牢牢占据“中国折叠屏老大”的地位。

尽避折叠屏仍然备受争议,但华为“头铁”的死磕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在造车领域,华为的“边挨骂边逆袭”也在时刻上演。

去年年底推出的尊界S800,因为发布会上的各种花活,已经沦为了新能源圈子里的“2025开年第一梗”。

但鸿蒙智行旗下,一边有尊界S800挨着调侃,一边也有新问界M9和M8的持续爆单。

就在Pura X发布会的下半场,问界M9悄咪咪地上新了2025年的新改版,上线一小时订单突破3800台,一周订单突破3万台。

而在不久前上线的问界M8,也在两周内订单突破7万台,创下国内品牌新能源SUV的预定记录。

也许就像余承东在自己拍的短视频里展示的那样,华为手里,还捏着一大把牌。

正因如此,在华为的黑粉群体中,也流传着一句话:你可以笑华为狂,但绝对不能认为华为菜。

在Pura X的发布会末尾,余承东也给圈子留下一个无限遐想的“One more thing”:搭载原生鸿蒙系统的PC。

也正是这个“One more thing”,让本来陷入口碑危机的华为,给自己留出不少希望。

可以预见的是,华为正在等待下一阶段科技的大爆发,不管是鸿蒙智行等待的L3开放,还是终端系统预告的“原生鸿蒙”,都是华为的“一盘大棋”。

只不过,在华为“预言”成真之前,必须忍受这种频繁口碑翻车带来的谷底时刻。

就算余承东深谙“骂声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但对市场来说,这种“刀尖跳舞”的做法,确实让华为承受了太多风险。

毕竟,不管是车还是手机,让普通人用得起的科技,才能是“遥遥领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一代名帅被推上绞肉机 彭德怀最后的日子
  2.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3. 美移民局公布12月绿卡排期
  4. 猪的报恩?自踩地雷肉身救2俄军 事了拂衣去…(视)
  5. 史上最惨“双11” 中国出现四大反常现象 大萧条才刚刚开始!
  6. 联合国通过美国版“加萨决议”,俄中弃权
  7. 加州禁联邦执法人员蒙面 美司法部提起诉讼
  8. 看似无害,是谁在给你的脑子“投毒”?
  9. 史上最惨“双11”,细思极恐
  10. 韩国拟修刑法“辱华可关5年” 李在明点头 全国哗然
  11. 宁波妈妈曝5月龄女儿微创手术去世 涉事医生停诊
  12.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13. 美国将为2026世界杯球迷提供优先签证面谈
  14. 最高法院将审美墨边境争议政策 川普政府吁保留
  15.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难逃一劫!Google执行长示警
  16. 美军武器迭代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将成新霸主
  17. 美股三大指数下挫,加密货币再大跌
  18. 战狼外交从王毅到薛剑 习时代制度性产物已演尽
  19. 10月中共财政支出下降19% 创四年来最大跌幅
  20. 我潜入印度人大群,了解加拿大移民审批
  21. 港府高层看好经济前景 被学者泼冷水
  22. 高盛可望创下24年来最佳并购业绩
  23. “满屏式开火” 中国媒体铺天盖地打舆论战
  24. 川普再推“医改”,恐迎保费暴涨潮
  25. 加拿大地下加密货币银行系统曝光
  26. “一夜之间”,每个人都在卖英伟达
  27. 长寿地带居民抗衰老秘诀:多吃富含多酚食物
  28. 克里姆林宫:希望再次举行双普峰会
  29. 生育津贴能退回去,孩子能塞回去吗?
  30. 腐败丑闻引乌克兰政坛巨震
  31. 一边鼓励一边破坏,是种很坏的“趋势”!
  32.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33. 加州华人观浪悲剧:女儿被浪卷走 父营救却不幸去世
  34. 铁娘子前总理被判死刑 镇压学生起义血洗1400人命
  35. 为何在利好环境下,港股还涨不动?
  36. AI抢饭碗!美参议员警告:25%大学生恐"毕业即失业"
  37.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38.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有些人不听话!”
  39.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40. 中国“全球粉丝俱乐部”正日益壮大
  41. 中共财政吃紧?连上海都要追回生育津贴
  42. 首度证实!史瓦帝尼收美国510万,接收"堕落怪物"
  43. “假装上班”的女儿 ,被养老院父亲识破
  44.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事故 4人死亡
  45. 比特币跌至7个月来新低 全球股市走弱
  46. 美国会报告中共导弹井激增 警示威胁国安
  47. 为何这节点传出高市早苗或参拜靖国神社?
  48. 五角大楼宣布六大关键技术领域 强化国防优势
  49. 哈佛知名教授实验室卷入签证丑闻 疑成中国权贵留美跳板
  50. 深圳国际模特赛爆争议
  51. 水与彩的交响——水彩画佳作欣赏
  52. 杨兰兰又缺席提审 生母传出三版本 或涉于朦胧遇害
  53. 不要带孩子去这三个成人场所 绝非迷信
  54. 美联邦特工打击夏洛特非法移民 1警员受伤
  55. 我国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成功验收
  56. 苹果市值蒸发7200亿,他要接班?
  57. 海地帮派头子发出威胁
  58. 央企大悦城地产即将退市 中国房企加速重组
  59. 全球甲状腺癌病例日益增多,为什么?
  60.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