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对中国的预言,被新加坡推翻了

2025-02-18 22:25: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庆彬有理

李显龙5年前对中国的预言,现在被新加坡自己给推翻了。

亚洲国家对美国的看法,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化,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干脆就直说了,过去60年里,美国在亚洲的外交形象经历了几次大转变,一开始美国是一个具有“道德合法性”的解放者,逐渐沦为横冲直撞的搅局者,然后成为一个“包租公”。

【李显龙曾在5年前预言:中国无法取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作用】

后面他甚至还暗示了,地区国家“重构安全关系”,自美国向中国靠拢的可能性,对于一向谨小慎微的新加坡而言,黄永宏这番针对川普政府的评价可谓是十分大胆。

要知道,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五年前还预言过:“中国无法取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作用”,可此一时彼一时,新加坡也不能一直抱着老黄历不放。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美国在亚太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是那个风格,之所以形象会不断变化,无非还是当年的意识形态大旗举得很成功,灯塔形象深入人心。

把美国说成是“解放者”,强化美国在亚太存在的合理性,恰恰说明,早年间亚太国家对美国的外交滤镜,已经厚到了失真的地步。

只是这几年来,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亚太地缘政治格局深刻演变,这层“解放者”的滤镜才慢慢地消失。当美国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干涉自己与中国的合作时,亚太国家才察觉到美国的“搅局者”本质。

美国在亚太想搞阵营对立,手段却不见得有多高明。地区国家基本上都想着和平发展,与大国建立密切的经贸联系,但美国只愿意开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时间一长,除了极个别国家,也没多少人愿意买账了。

【黄永宏认为,美国的形象正从解放者滑落到搅局者,再到“包租公”】

至于把美国说成“包租公”,主要是美国在亚太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地缘政治壁垒,确保自己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利益,并在这个基础上,与亚太国家发展合作关系。

一般是美国提供军事上的安全感,而其他国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支付“租金”,也就是保护费,包括但不限于在外交政策上配合美国,迎合美国的战略诉求等等。

总之,这笔租金可不便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让渡。只是把美国说成“包租公”,也不够恰当,哪有在别人的房子里收租的道理?

新加坡对此应该是有相当发言权了,虽然和美国不是盟友关系,但依然保持密切的军事互动,也使得新加坡这几年陷入了中美间“选边站”的困境中,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就公开提到,要是中美发生冲突,新加坡不会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

【东盟和美国谈经贸,美国只盯着安全议题不放】

这反而说明,新加坡确实担心,自己会被美国推上前线,那自己给美国交了这么多年的“租金”,图的是什么呢?

说白了,一旦损害到自己的核心利益,新加坡主观上是不愿意配合美国这个“包租公”的,至于客观上它有没有忤逆美国的本事,就见仁见智了。

与其说美国的形象出现变化,倒不如说,这么多年来美国的作风始终没怎么变过,大部分亚洲国家对美国的看法,正在逐渐回归本质,而不是基于一厢情愿的滤镜。

这点还是比欧洲要强不少,直到现在,欧盟还在对美欧的“价值观同盟”念念不忘,而在亚洲地区,除了那几个与美国有军事同盟关系的国家,其他国家恐怕都会对这套理论敬谢不敏。

【2024的《东南亚》态势报告震惊美国战略界】

黄永宏随后提到,美国的外交政策,再次将“美国优先”摆在最高优先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政府会不惜牺牲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这将对地区格局造成“重大破坏”,各国都应该想出应对的手段,无论是哪种情况,中国都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他这里的潜台词已经说得很明显了,美国的外交形象在下跌,过去与美国的合作模式已经不适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在这种局面下,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会是最理想的出路。

接下来黄永宏这番话,就更加直白了,他提到美国政府最新推出的关税措施,新加坡受到多大影响,还需要观察,但贸易和安全是一体两面,随着贸易依赖性转变,安全联盟也会变化。

这几乎是在说,当亚洲国家在经济上完全失去了依赖美国的必要,那么美国与亚太国家的安全互动,也就失去了支撑,那么这个坐享其成的“包租公”,还能安稳得当下去吗?

这里的潜台词,可以说是预告了地区国家“重构安全关系”,自美国向中国靠拢的可能性,可见大风向确实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变化。

【川普回归,亚洲国家当年对美国的滤镜已没有复原的可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去年新加坡智库一场民调,结果可谓是震动美国战略界,后者发现,被问及如果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会选谁,东盟内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都选择了中国,虽然比率只有50.5%,可在2023年,美国至少还有61%的支持率。

这种升降趋势,已经说明了很多,同时还意味着,拜登搞的“全球同盟”战略,在亚太并未取得预期内的反响。无论布林肯、奥斯汀之流再怎么鼓吹美国与亚太伙伴的“趋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当年,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川普回归,亚太又要与保守主义、孤立主义的美国打交道了,尽早对美国“祛魅”,基于国家利益出发,重新考虑与美国打交道的方式,可能才是地区国家符合实际,也符合长期利益的选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2000美元退税成“空头支票”?
  2. 2000美元关税红利何时发?川普回应
  3. 中国1000万“老漂族”的“心甘”和“委屈”
  4. 涉嫌中国间谍活动,BBC记者被调查
  5. 美国移民局公布2025年十大工作成果
  6. 中国承诺跳票 采购美大豆不到3% 美农民撑不下去了
  7. 英国庇护政策大改革 永久居留等待延至20年
  8. 纽约时报:川普家族企业或参与沙特政府房地产项目
  9.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10. 美食品券计划恢复 相关调整也开始生效
  11. 反差强烈 日动画《鬼灭之刃》中国票房3天飙破3亿
  12. 川普暗示对委内瑞拉动武 美军力部署概况一览
  13. 美籍华人在上海病逝 几百万遗产或将收归国家…
  14. 高市内阁支持率升至69.9%
  15. 分析:中共对日报复性施压难成功
  16. 所有SNAP受益人或需重新申请福利
  17. 新华社记者悲痛自曝被列“上访者” 外出屡遭警方盘查
  18. 英国难民政策大改革 想得永居?或等20年
  19. 清洗五大战区:台海转静 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反制美军
  20. 美国移民局发布2025年工作总结
  21. 美国“反共周”鼓舞人心 纽约华人集会支持
  22. 英国庇护政策大改革 大幅削减难民保护期
  23. 富士康撤离百万人失业哀嚎!周边一片颓废景象!
  24. 女子打车遗落手机被索要150元
  25. 中国惊现“鞋底追踪器” 难怪那么多年轻人失踪
  26. “战时大老虎”,被查前离境出走了
  27. 明慧网新获悉 851名法轮功学员遭绑架骚扰
  28. 一位女明星抗癌成功的秘诀:我不作 它不闹
  29. 美驻日大使发文:感谢2位中国外交官 加深日美同盟
  30. 日官员抵北京
  31. 日企在华业务收缩 分析:产能转移分散风险
  32. 她拍情色电影,被导演侵犯后沦为服务员
  33. 米芾〈紫金研帖〉 记录和苏轼的一段往事
  34. 中俄关系:俄罗斯已经沦为了中国的“小伙伴”
  35. 她与川普决裂后,继续呼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
  36. 川普将"像其他国家一样"核试 传被劝阻试爆核弹
  37. 准备派兵? 川普:已大致决定如何处理委内瑞拉问题
  38. 八炯:央视视频侧面证实反习少年被消失
  39. 常吃这4种食物,糖尿病风险大大增加
  40. 馆长“自愿戴绿帽”事件:女主播整理爆料几大重点
  41.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42. 数百人集会 反对法拉盛旁建赌场
  43. 川普要与委内瑞拉总统对话,软硬兼施?
  44. 一男一女 川普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骚乱参与者
  45.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谈婚礼自嘲“穿得像条狗”
  46. 强风暴横扫,南加疏散令及警报解除
  47. 被外星人绑架 在太空船上遇到著名歌手
  48. 联邦审查政府楼居民资料 住户恐慌求应对策略
  49. 干净世界独家首播 神韵2025中秋舞蹈技术技巧表演
  50.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与疑似帮派成员发生交火
  51.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52.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当地非法移民紧急交代“后事”
  53. 委内瑞拉方案已定?美军“南方之矛”部署规模创新高
  54. 川普再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事件”被告
  55.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56. 重磅抨击 德媒评日首相遭文攻:语言暴力是中共政治暴力一部分
  57.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58. 张家界荒野求生现场:选手将烤葛根当牛肉干吃…
  59. 台湾推动智慧机器人方案 国科会促台美深化AI合作
  60. “糖尿病”不传染,为什么会扎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