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一则消息引爆市场,AI竞争格局生变
  2. 中国六代机新样机使用矢量喷口,引外媒关注
  3. 台积电正式起诉前高级副总裁 泄露2纳米等技术机密
  4. “白纸运动”三周年草木皆兵 上海外滩发生奇葩事
  5. 成都市长王凤朝落马 曾长期在国企任高管
  6. 内斗不止 分红530亿:科兴生物遭纳斯达克驱逐退市
  7. 吉尔吉斯斯坦逮捕金矿公司中国籍CEO
  8. 为了上岸,年轻人开始“降级考研”
  9. “川普亲信”领跑美联储主席之争
  10. 对待有恩于你的人 请吃饭送礼都比不上这种“报答”
  11. 成龙改遗嘱,15亿家产分配曝光
  12. 天灾和成本压力下 美房屋保费未来两年恐飙涨
  13. 美前宗教自由大使肯定“三退”运动
  14. 台湾因应“超高龄化” 拟放宽近亲结婚 引爆伦理争议
  15. 白纸运动三周年 男子在上海外滩举旗瞬间被夺
  16. 川普下令重审20万拜登时期难民 绿卡亦在审查之列
  17. 马斯克开始用Grok替代员工了!最惨部门裁员90%
  18. 川普暂停拜登时期难民的绿卡审批
  19. 华邮:赖清德投书 感谢川普、国防预算1.26兆元
  20. 平生第一次晒柿饼
  21. 谷歌:从“护城河”保卫战到增长新引擎
  22. 一个词概括中国旅游业在国家的地位,"夜壶"再合适不过
  23. 逛吃曼哈顿
  24. 洪水肆虐东南亚 至少150死 泰国人屋顶求救
  25. 埃塞俄比亚火山沉睡逾万年喷发 多国受影响
  26. 香港大埔火灾背后:42年楼龄 曾住4643人 4成超65岁
  27. “共产党倒台”西北大学男生公开反共遭开除
  28. 中国进入恐怖新时代 偷拍强行渗入百姓生活
  29. 大陆银行甩卖7万套法拍屋 进一步拖累房市
  30. 川普参加火鸡赦免仪式 感谢上帝恩典
  31. 美9月核心批发价格涨幅低于预期 零售额增长
  32. 民主党为何没有“自己的川普”?
  33. 美财长证实川普致电习近平,重申对台立场不变
  34. 纳粹法西斯是典型的左派
  35. 十五国联合谴责中共严重侵犯人权和跨国镇压
  36. 先天患亨特综合症男孩接受首个基因治疗,效果让医生震惊
  37. 中日关系恶化 日企正加速摆脱对中国依赖
  38. 川普:美方提出的乌克兰和平方案从28点缩减至22点
  39.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40. “公投绑大选”三读通过 蓝绿白谁更接近台湾民意?
  41. 调查:美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七个月新低
  42. 安省湖滨大型住宅区业主抗议
  43. 白宫拟延长奥巴马健保补助两年 适用资格将改为.....
  44. 何维凌传:盖棺论定
  45. 6首“打油诗” 字字大白话 让人笑掉大牙
  46. 英国国债下挫,预算案意外提前泄露
  47. 大摩:阿里云的增长逻辑“完好无损”
  48. 被中企恶意投资 美初创公司求助美国政府
  49. 赖清德宣布:追加400亿美元国防预算
  50. 香港最严重层级大火延烧 13死15伤
  51. 从日内瓦到阿联酋秘密穿梭 揭秘美俄乌三方关键谈判 川普政府力推和平
  52. 川普宣称“和平协议近了”,俄泼冷水
  53. 川普施压奏效 习特通话后中国闪电采购20亿元美国大豆
  54. 高德曼追问警员、ICE特工冲突受伤详情
  55. 海底光缆遭破坏事件频传 美推法案因应
  56. 法官叫停华府国民兵部署 川普政府提上诉
  57. 智利铜矿提价叠加美元走软,铜价持续上涨
  58. 日程减少、体重减轻:川普的衰老与健康疑云
  59. “把病人留住是艺术”安徽卫生院标语引风波
  60. 佛州最宜居城市榜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