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四中全会前夕 多位学者分析中共权力游戏
  2. 四中全会前夕的权力布局 习近平会下台吗?
  3. 日本准备提高签证费 达到美欧同等水平
  4. 核发几乎归零 H-1B签证持有人渐从美房贷市场消失
  5. 前美军飞行员涉华引渡案上诉进行中
  6. 权威媒体下场,雷军面临口碑风险
  7. 每天三杯绿茶,或能降低痴呆风险
  8. 专家析中共四中全会看点:三股力量内斗
  9. 国际科研团队发现“原始地球”幸存物质
  10. 伊利诺伊州一名警察被捕 经查是非法移民
  11. 俄方发起、时长2.5小时!俄美总统通话细节公布
  12. 江门灭蚊乱象丛生 社区要居民交钥匙、处决狗
  13. 拜登政府白宫发言人坦露退党心路:无法忍受这个党
  14. 美中贸易战火升级 港口费用与稀土管制开辟双重战线
  15. FBI局长:川普上任后 逮捕和起诉中国间谍增50%
  16. 美国商会起诉H-1B签证费新规
  17. 中共机密档案:毛泽东加罪潘汉年的内幕
  18. 流亡十个月,阿萨德命运早已不由己?
  19. 中国哪个城市的财商最高?
  20. 中国库里南,给了BBA致命一击
  21. 国民党主席选举 郝龙斌与郑丽文分别代表什么路线?
  22. 14岁女遭同班男生刺死 女孩家长曾接送男孩上学3年
  23. 剑桥女博士饿死在家中 给所有中产精英敲响了警钟
  24. 刑满释放后,郎永淳过得怎样?
  25. 女模被骗到缅甸园区,遭活摘器官惨死
  26. 中国大V反智言论愈发猛烈,世界人民都笑了
  27. 【快讯】何卫东苗华等9将领被开除军籍党籍
  28. 快手进入中年危机?两年十多名高管离职
  29. 16岁女孩治疗12天后去世,官方回应
  30. 不想心梗,这3类坚果要少吃
  31. 美移民假释费用增至千元 十种情况可豁免
  32. 美政要:人权和宗教自由是美中关系重点
  33. 被通缉的财阀千金疑成电诈大佬 曾是男星未婚妻?
  34. “我爱希特勒!”…青年共和党领袖群聊遭曝光
  35. 方便面这样吃最伤肾 医生揭十大地雷
  36. 来我的生前告别会,不要眼泪、得好玩
  37. 微软等科技巨头加快供应链与中国脱钩
  38. 英国再推迟对中共超级大使馆规划裁决
  39. 微软等科技巨头加速供应链去中国化
  40. 4件事加速消耗肾气
  41. 锂电池行业发布《自律实践指南》
  42. 广西洪水围村半月停电停水 当局无视村民求救
  43. 吉林民众在香肠里吃出“3颗牙齿”
  44. 托起一个被黄谣伤害的孩子:男孩、女孩、母亲们
  45. K签来了,我们准备好开放了吗?
  46. 诡谲!于朦胧遗物疑遭展出 网爆“北京798艺术馆罪恶”
  47. 曹德旺辞去福耀集团董事长职务
  48. 习提拔的9名上将一口气被开除 网络炸锅
  49. 美银行信贷风险波及全球 金价破4300美元
  50. 央视直播“杀共匪”非宣传事故 是体制已病入膏肓
  51. 刘波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52. 杨幂带火一种松弛感穿搭:睡衣+皮风衣
  53. 250周年国庆纪念碑采凯旋门式 川普展示模型
  54. 遭辽宁女监折磨 68岁法轮功学员瘦成皮包骨
  55. 学贷从IDR转移至IBR 或影响豁免资格
  56. 台湾大学生用不了B站?
  57. 中共财政吃紧 四中全会前各地改变维稳方式
  58. 为什么你喝凉水都长肉?
  59. 第23届北京两界联席会议论坛举办
  60. 胡塞武装力量总参谋长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