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政治中国 长平观察:上海人为什么关心起政治来了?
  2. 范冰冰夺最佳女主角 致辞感谢台湾金马奖说.....
  3. 房产“白菜价”再现 山东70平海景房卖8万元
  4. 玉龙雪山下婚礼结束仅4天,霍震霆两个儿子爆雷
  5. 为于朦胧举报王小洪 军后代被派往“牺牲率最高部队”
  6. 币圈跌惨了,“木头姐”抄底了
  7. 大陆多地医院爆满 广州有班级半数学生请假
  8. 37岁男子拍照打卡“世界第一长洞” 失联6天奇迹生还
  9. 沈舟:中共军队在朝鲜战场如何被打懵(十)
  10. 北卡州康科德市发生枪击事件 4人受伤
  11. 突然发文藏玄机:这个年,不好过
  12. G20宣言破例首日表决:没有美国的“压倒性共识”
  13. 高市车牌藏卢沟桥事变密码
  14. 上海交大扩招5000博士生 折射就业压力等困境
  15. 原版爱马仕柏金包以千万美元卖出 去了哪里
  16. 马斯克描绘自动化未来:工作将变成可选项
  17. 美国会议员:中国正在境内发动“系统性信仰战争”
  18. 手握70位明星,但它却亏了34亿
  19. 解放军多个备战画面曝光
  20. 哈佛实验室如何成中国学者获名校身份的通道
  21. 佩洛西2022年访台 彭博:意外促使日本加强防卫
  22. OpenAI“至暗时刻”已至,谷歌一剑封喉奥特曼
  23. 美中科技战 USCC促设立“量子优先”目标
  24. 章泽天庆生,未见刘强东
  25. 莫言辟谣和史铁生余华偷瓜:都是网友们杜撰故事
  26. 72岁前总统“再就业”,新身份让人意外
  27. 2026,财政将如何发力?
  28. 台湾重返联合国还会远吗 2758号决议揭穿中共的谎言
  29. 它是一艘外星飞船?NASA公布“星际访客”最新图像
  30. 高中学历却冒充工科专家,骗走大学数百万资金
  31. 弘一法师:慈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32. 川普:美28点新计划并非“最终提案”
  33. 美乌将在瑞士磋商 聚焦结束俄乌战争
  34. 哈佛团队破解耐药性危机
  35. 巴西联邦警察“预防性逮捕”前总统博索纳罗
  36. 美联邦法官下令禁止国税局与移民局共享纳税人信息
  37. 中国学生走私真菌案背后:中美之间的学术合作与政治偏见
  38. 山东省鲍示2025年度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名单
  39. 东芝和中企分道扬镳后 和日本半导体公司结盟
  40. AI泡沫破灭谁能幸存?
  41. 习近平应该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42. 东亚第一内卷国,全民贷款炒币
  43. 大陆青壮年人猝死频发 知名律师打羽毛球去世
  44. 王思聪又换女友了
  45. 万锦接连发生入室盗窃未遂事件
  46. 三款欧美战机加盟 乌克兰未来空军正在成型
  47. 马克龙:20国峰会或将走到尽头
  48. 新毕业生正遭遇“完美风暴”冲击
  49. 中国游客大规模取消赴日行程,韩国跃升最热门旅游目的地
  50. 研究实现水稻精准基因组编辑新突破
  51. 辽宁11岁男孩摆摊 知情人:6岁已辍学照顾病案
  52. 中国专家曝汽车供应链3大风险
  53. 香港人照样去日本!北京吁勿赴日,日媒:几乎没人取消行程
  54. 偷中国游客现金,日本安检员被捕
  55. 美警告后 多家航空公司取消委内瑞拉航班
  56. 星期六以色列多次空袭加沙,致21亡
  57. 哈佛大学数据库遭黑客攻击 校友学生信息被盗
  58. 山西发现4300年前近千平米“宫城” 这个发现有多重大?
  59. 非常多人渴望对日开战,为什么?
  60. “抽象”设想亦具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