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出远门时 要记得在冰箱里放一枚硬币
  2. 中国“VIP囚犯”疑安排模特儿“探视” 查获避孕套
  3. 闹大!她吃白食喊"肉偿"还欠租 房东竟是纽约前州长
  4. 哈佛沦陷!中共三大武器控制美国精英?真相比想像更可怕
  5. 缅军政府炸毁KK园区画面曝光
  6. 美国“黑色星期五”来了 折扣哪家最划算?
  7. 28条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终极难题 把世界带回19世纪
  8. 匪夷所思事件 金正恩治下的朝鲜人性都快要泯灭了
  9. 中国洗钱网络令人咋舌 连结富豪、贩毒集团及朝鲜黑客
  10. 【翻墙必看】沪实习生中奖被套路 事情闹大
  11. 台商撤走“世界工厂”东莞成空城!大萧条才刚开始!
  12. 泽伦斯基发文感谢川普,乌方称最新和平草案纳基辅诉求
  13. 大摩:2026防范一核心风险出现
  14. 美国F-22与中国歼20
  15. 川普:愿协商乌克兰割地计划
  16. 李强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抢拍合照失败 学者曝原因
  17. 以军:打死哈马斯武器装备负责人
  18. 中国海军进入“下饺子”时代
  19. 欧洲提交修改版和平计划
  20. 劫囚女犯真的是“大嫂”:买枪 精心策划多日 丈夫曝光
  21. $2000红包?川普关税远远不够 金库见底还倒欠
  22. 沈向洋解读AI演进五大维度
  23. 570亿营收也救不了股价!机构正在疯狂抛售英伟达
  24. 欧盟对俄实施第19轮制裁,美财长:做19次就算失败了
  25. 加拿大推出“快速通道”挖H-1B顶尖人才
  26. 薄一波对赵紫阳说:你剩下一条命想怎么用?
  27. “富可敌国”英伟达:钱太多的烦恼?
  28. 5大不能犯的职场禁忌 一条就令人追悔莫及
  29. 美乌就28点和平计划展开会谈,卢比奥:取得实质进展
  30. 不到一年,美国政府效率部已提前解散
  31. 川普再控乌“不知感恩”,批欧洲、拜登却不谴责俄罗斯
  32. 为何西贝没垮,罗永浩乱拳打死了绿捷?
  33. 记者调查AI换脸技术滥用乱象
  34. 印太区域冲突频发 美中军事磋商防擦枪走火
  35. 熊湖怪兽是“水怪”?一百多年间多次目击
  36. 中共曾收购美情报特工投保公司 促美严查中资
  37. 歼16霸气亮剑,1吨钻地弹成“工事克星”
  38. “川曼会”后,曼达尼坚称川普为“法西斯”
  39. 朋友圈从来“3不晒” 内行人:聪明行为
  40. 灾难与善念 大爆炸前僧人一句话救了很多人
  41. 美航空协会预测感恩节客运将创历史新高
  42. CFER报告:2025年挡下加州5项黑奴赔偿案
  43. 川普又指责:乌克兰“毫无感激之心”
  44. 为何年薪六位数的美国人感觉手头不宽裕
  45. 杨立昆从Meta离职原因分析
  46. 俄罗斯“末日武器”接连亮剑
  47. 习近平的战狼外交部 衍生成“断交部”
  48. 首期《超人》漫画拍出912万美元 刷新纪录
  49. 新能源车祸成社会恐慌,专家建议推伤亡率车型榜
  50. "币灾"让川普家族"损失惨重",川普次子称"是绝佳买入机会"
  51.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亚股与美股期货回弹
  52. 国家能替你解决一切问题,就能随时解决你
  53. 路透:英法德推修改美和平计划,提高乌军上限至80万人
  54. 印度全面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
  55. 铁达尼号最催泪文物:金表天价拍出 停格在沉没瞬间
  56. 《九评共产党》发表21周年 全球“三退”大潮势不可挡
  57. 大批主播撤离 杭州知名网红大楼租金腰斩
  58. 天量“AI债”搅动全球市场
  59. 大陆各地美容院相继倒闭 中产家庭开始缩支
  60. 伊朗:美国“没有认真的谈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