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2000美元退税成“空头支票”?
  2. 2000美元关税红利何时发?川普回应
  3. 中国1000万“老漂族”的“心甘”和“委屈”
  4. 英国庇护政策大改革 永久居留等待延至20年
  5. 涉嫌中国间谍活动,BBC记者被调查
  6. 美国移民局公布2025年十大工作成果
  7. 美籍华人在上海病逝 几百万遗产或将收归国家…
  8. 中国承诺跳票 采购美大豆不到3% 美农民撑不下去了
  9. 纽约时报:川普家族企业或参与沙特政府房地产项目
  10.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11. 美食品券计划恢复 相关调整也开始生效
  12. 反差强烈 日动画《鬼灭之刃》中国票房3天飙破3亿
  13. 川普暗示对委内瑞拉动武 美军力部署概况一览
  14. 分析:中共对日报复性施压难成功
  15. 所有SNAP受益人或需重新申请福利
  16. 新华社记者悲痛自曝被列“上访者” 外出屡遭警方盘查
  17. 英国难民政策大改革 想得永居?或等20年
  18. 清洗五大战区:台海转静 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反制美军
  19. 美国移民局发布2025年工作总结
  20. 英国庇护政策大改革 大幅削减难民保护期
  21. “战时大老虎”,被查前离境出走了
  22. 美国“反共周”鼓舞人心 纽约华人集会支持
  23.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24. 日官员抵北京
  25. 中国惊现“鞋底追踪器” 难怪那么多年轻人失踪
  26. 明慧网新获悉 851名法轮功学员遭绑架骚扰
  27. 一位女明星抗癌成功的秘诀:我不作 它不闹
  28. 日企在华业务收缩 分析:产能转移分散风险
  29. 美驻日大使发文:感谢2位中国外交官 加深日美同盟
  30.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31. 联邦审查政府楼居民资料 住户恐慌求应对策略
  32. 她拍情色电影,被导演侵犯后沦为服务员
  33. 米芾〈紫金研帖〉 记录和苏轼的一段往事
  34. 中俄关系:俄罗斯已经沦为了中国的“小伙伴”
  35. 她与川普决裂后,继续呼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
  36. 川普将"像其他国家一样"核试 传被劝阻试爆核弹
  37. 准备派兵? 川普:已大致决定如何处理委内瑞拉问题
  38. 被外星人绑架 在太空船上遇到著名歌手
  39. 八炯:央视视频侧面证实反习少年被消失
  40. 数百人集会 反对法拉盛旁建赌场
  41. 川普要与委内瑞拉总统对话,软硬兼施?
  42. 常吃这4种食物,糖尿病风险大大增加
  43. 馆长“自愿戴绿帽”事件:女主播整理爆料几大重点
  44. 一男一女 川普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骚乱参与者
  45.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谈婚礼自嘲“穿得像条狗”
  46. 强风暴横扫,南加疏散令及警报解除
  47. “糖尿病”不传染,为什么会扎堆出现?
  48. “白宫股神”川普最新财务申报
  49. 干净世界独家首播 神韵2025中秋舞蹈技术技巧表演
  50.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与疑似帮派成员发生交火
  51.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52.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当地非法移民紧急交代“后事”
  53. 委内瑞拉方案已定?美军“南方之矛”部署规模创新高
  54. 川普再赦免两名“1月6日国会事件”被告
  55. 台湾推动智慧机器人方案 国科会促台美深化AI合作
  56. 重磅抨击 德媒评日首相遭文攻:语言暴力是中共政治暴力一部分
  57. 美B-2轰炸机队驻地传紧邻中共相关资产 众议员要查
  58. ICE下个重点目标是这
  59. 张家界荒野求生现场:选手将烤葛根当牛肉干吃…
  60. 北京和新疆高官接连猝死 专家指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