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专家再爆习失权 下台迫在眉睫 接班人是“他”
  2. 大蒜有抗癌作用吗?长期吃的人会有3种变化
  3. 北京设中央议事协调机构 专家:印证习失权
  4. 习近平下台接任者难逃陷阱 扫习元老帮遭遇瓶颈
  5. “改革”总留有后门 邓小平在军队布置三线人马
  6. 为何“国央企项目”无人敢接?抢手货变“烫手山芋”
  7. 打击伊朗内幕 以色列布局15年间谍渗透核计划
  8. 满足老板遗愿,美国一直升机在空中撒钱
  9. 中共黑幕:超400亿养老金遭挪用 发工资还债
  10. 香江四大才子全部驾鹤西去,众口悠悠倒蔡澜
  11. 一个中国人的觉醒:中共统治下的谎言与恐惧
  12.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
  13. 小包裹不免税 美国人开始放弃Shein和Temu
  14. 说变就变死不认帐 特大政治骗子害苦了几代人
  15. 参众两院分别于周一周三表决大而美法案
  16. 中共公务体系被曝拖欠薪资 被指财务危机蔓延
  17. “贸易战”成果显现 美国海关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
  18. 被川普骂“共产主义者” 曼达尼:世上不该有亿万富豪
  19. 法院取消内坦亚胡贪污案听证会,他感谢川普声援
  20. 蒋介石一生做了影响中国的7件大事
  21. “马斯克已争取到足够支持者 能对川普构成实际威胁”
  22. 传播淫秽?中国拘捕数十名小说作家 许多是年轻女性
  23. 飞天茅台再度全线下跌 引市场必注
  24. BBC:川普预算案或令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
  25. 传绿城前董事长出境受阻 在机场被带走
  26. 主播污蔑中国,川普反驳:你以为美国没做过?
  27. 中国稀土被曝现高管离职潮 集团辟谣引关注
  28. 最适合家庭通勤的13款车 Prius和Civic上榜
  29. 胡杏儿:内地拍戏更舒服
  30. 参院版“大而美法案”恐让美国债增3.3万亿美元
  31. “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到黄巢起义太切中要害了
  32. 从"买一份保险"到再出走避险,港人移民为何"二次回流"
  33. 全球共振复苏的概率有多大?
  34. 网曝大陆工程企业大逆转 避碰国企央企项目
  35. 【新闻大家谈】美两重要官员暗示:习或下台
  36. 美两大房地产商开打 对买卖家影响重大
  37. 消防员救火遭埋伏枪击2死 狙击手火力强大与警互轰
  38. 游客在黄石拍到罕见一幕 野牛遭活活烫死 30秒丧命
  39. 川普谈美中谈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0. 香港上亿港元豪宅正在“换血”:内地买家占7成
  41. 关税战+“大而美”法案 一通乱拳一片狼籍
  42. 44美军快速反应成功保卫乌代德
  43. 川普承诺:向农场堡酒店工发临时身份 保障不驱逐
  44. 为什么年轻投资者大量购买黄金和加密货币
  45. “大而美”省钱还是亏钱?两党参议员持手绘纸板互杠
  46. 参院版本大而美法案含哪些内容 一文看懂
  47.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48. 美房市平台角力:两大房地产商为何开打
  49. 台湾人性命由中国14亿人决定?馆长说法遭怒轰
  50. 美国务院警告:今夏不要前往这6国
  51. 再批“大而美”,马斯克又提建新政党
  52. 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53. 美国2前高官齐曝内幕:习近平权力或现裂痕 接班人选已浮出?
  54. 夏天泡脚,和冬天泡有何不一样?
  55. 亚马逊网站 中国商品涨价幅度超美国通胀
  56. 十年泡沫轰然破灭 苏州房价狂跌 血洗房东
  57. 乌军无人机袭击 摧毁朝鲜援俄多管火箭发射车
  58. 若中共侵台 美民调:美国70%受访者支持协防台湾
  59. 她用水彩画的风景,比照片还好看
  60. 逾400公斤浓缩铀消失 “一场猫捉老鼠游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