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习近平让全世界为中国的错误买单

2025-02-18 19:26: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



川普总统随时准备使用胁迫性关税,这对战后经济和政治秩序构成了深远的威胁,使全球商业充满不可预测性,令贸易伙伴难以应对,企业更是几乎无法制定计划。

但他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甚至可能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更具战略性、更为精心策划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从根本上扭曲和损害全球贸易。

贸易通常是指进口和出口的结合。但习近平已颠覆了这个理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互动,至少在制成品方面是这样。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制成品进口平均每年只增长了150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这等于基本上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率是进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平均每年增长逾1500亿美元。就制成品而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几乎是单向的。

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制造业,中国的贸易顺差远高于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口鼎盛时期的最高贸易顺差。世界各国都从中国购买廉价产品,但它们无法向中国出售同样多的产品。这些国家的出口行业正在受到伤害——比如德国——而且不再雇用新员工。

习近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想弥补中国政府对国内经济的管理不善。

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政府本可以实施支持家庭收入的政策,增强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能力,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它还可以削减为维持国家财政而对低薪工人和国内消费征收的高额税收。那本会帮助中国过渡到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让经济在工业、贸易、投资、消费方面保持平衡。

然而,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做法是用该国规模庞大的家庭储蓄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投资热潮。新建了桥梁、公路,尤其是修建了大量新公寓,虽然所有这些建设和相关的经济活动使中国在增长方面对出口的依赖有所减少,但造成了房地产泡沫。习近平做出的反应是从2020年开始遏制房地产行业,他的做法引发了房地产行持续至今的深度萧条。

习近平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反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为了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政府都为支持消费者花钱敞开了腰包。唯一一个没有拿出刺激经济、支持家庭消费的重大措施的主要经济体就是疫情最早暴发的中国。习近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反对政府给老百姓发钱或采取任何带有福利主义色彩的措施,他认为消费刺激与投资不同,不会产生持久的价值。因此,当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包括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时,中国得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刺激方案恢复了经济,同时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扩大制造业上,以弥补房地产行业提供不了的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由于政府把赌注错误地押在房地产、长期以来未能加强中国家庭的支出,习近平正在让中国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确实进口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比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自己尚未掌握制造技术的先进半导体。但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不容小觑。

以汽车为例,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是许多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支柱。大约20年前,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地位还无足轻重。到2018年时,中国已具备年产4000万辆汽油动力车的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所需的2500万辆。那之后,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巨额补贴,中国又增加了年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产能,这一数字可能很快会上升到3000万辆。全球的汽车年需求量为9000万辆,中国有能力满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复制。中国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全球一半以上的钢铁、一半以上的铝,以及一半以上的船舶。在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等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能生产数倍于全球需求的产品,并且有担忧认为,中国可能会在内存和汽车芯片领域复制这种成功。此外,中国通过补贴新工厂的建设和装备,部分弥补了(由房地产崩盘引起的)国内钢铁需求的下降,这些新工厂使用国内生产的钢铁,它们正在大量生产更多的制成品,向海外市场出口。

总的来看,中国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的三倍。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为直接代价的,这些制造商越来越无法竞争,它们面临着退出被中国瞄准的行业的压力。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这种模式没有改变的迹象。它指向一种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出没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却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易受中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川普的关税加剧了这一问题。关税本身并不构成多大的威胁。即使美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开始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就像川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提出的那样,也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打乱全球贸易,只要他就此打住。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美国出口商将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但美国将继续进口大量产品,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能填补美国出口商丢掉的一些市场,贸易伙伴们能为这一切制定计划。

但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制定这种计划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他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的话,没有其他国家能切实地吸收中国的所有出口。欧洲经济已陷入停滞,印度和巴西等大的新兴经济体担心从中国进口产品会削弱本国的制造业。如果没有全球市场为中国产品提供出路的话,中国经济将陷入困境。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习近平对中国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他似乎坚决反对那种改革。

习近平对贸易的看法是单向的。川普经常听上去好像他根本不相信贸易。夹在这两人之间的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芝加哥多名华人被ICE带走,全是因为这个原因
  2. 江苏30岁快递员因送错地址 被收件人丈夫刺死
  3. 军媒评何卫东案罕见提“枪响” 专家解析
  4.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永庆寺起火楼阁仅剩框架 官方:仿古建
  5. 多伦多圣诞市集出现“假官网”
  6. 她当北京间谍收1810万美元?纽约州长幕僚遭批叛美
  7. 美国政府开启“漫长重启” 航班、粮食券恢复仍需多日
  8. 苏州一快递员与收件人丈夫起争执 被当场杀害
  9. 10月份“三退”人数121万 破4.53亿
  10. 白宫警告停摆“永久性损害”:美国经济要“盲飞”了?
  11. 女子搭火车睡着 醒来崩溃了:正在被性侵…
  12. 加拿大放宽“克隆肉”,悄悄进入超市
  13. 中企如何拿到被美国封锁的英伟达芯片?外媒揭密
  14. 睡8小时仍疲倦?真正让你恢复精力的是这“两小时”
  15. 美政府重启 航班取消或延期情况有何进展
  16. 日本女孩与虚拟男友举行婚礼
  17. 旧金山警察开枪,一男子与狗中弹
  18. 有川普“撑腰”? 高市早苗不再避讳台海问题
  19. 中共违反制裁助伊朗武器计划 美议员:必须阻止
  20. 遭冤判8年 不能自理的七旬老人被中共收监
  21. 足够造500枚导弹 CNN曝:中国助伊朗重建导弹库
  22. 欧盟被迫“开放”还是“自救”?
  23. 外卖大战进入下半场:订单量下滑、客单价走高
  24. 中国双11降温 专家:内需疲软 消费信心不足
  25. 中媒:吴石朱枫后,台湾还有一批同志“战斗”至今
  26. 华人二代角逐加州副州长 有望搅动美国政坛的黑马
  27. 加拿大有望通过全民基本收入 引发辩论
  28. 旧金山豪宅“灭门案”真相
  29. 延续肯尼迪家族政治香火 JFK唯一外孙宣布竞选…
  30. 创纪录!ICE收到逾20万份求职申请 签约奖金最高$5万
  31. 【翻墙必看】中共网安公司大规模数据泄露
  32. 外传请辞,中国宣布吴清外访行程
  33. 知名记者爆猛料:我知道爱泼斯坦为何不揭露川普!
  34. Trader Joe’s限量微型手袋上架 网络走红
  35. 狂欢落幕,谁杀死了双11?
  36. 下周美众院表决 要求公开所有淫魔档案
  37. 欧盟拟加快打击中国小包裹 冲击Shein和Temu
  38. 书文双璧 苏轼知名代表作〈前赤壁赋〉
  39. 中国学者简云青涉走私致命真菌 掀美国学术间谍危机
  40. 元神进入幽冥 死而复生的经历
  41. 美国大军压境 委内瑞拉策略:游击战或制造混乱
  42. 爱泼斯坦前女友的狱中生活揭秘:无限量卫生纸…
  43.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44. 丰田在美召回12.6万辆车 含两款凌志车型
  45. 调查:中国AI企业如何借道他国获英伟达芯片
  46. 湾区洪水预警范围扩大
  47. 培育基因编辑供体猪是异种移植第一步
  48. 美股抛售潮或蔓延至亚洲
  49. 百度数字人现场演示翻车
  50. 冬天也要天天开窗通风
  51. 泽连斯基亲信涉贪$1亿逃海外 能源司法部长双双下台
  52. 中国采购美国大豆据报陷停滞
  53. 明年5月,下一个关键时间点
  54. 美FBI:中国已同意停止芬太尼前体物质的供应
  55. 中国游客在著名景点当众脱裤大便?网络又炸锅了
  56. 遭熊突袭咬脸打断鼻 日本80岁老猎人揭极限反杀过程
  57. 抗议跨境镇压 哈萨克人权组织焚烧中共血旗
  58. 对,我就是不喜欢取蚌钱还要被盘问!
  59. 大陆男孩被误诊 注射激素半年后确诊糖尿病
  60. 英军情五处警告 华裔律师李贞驹为“影响力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