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混乱中,全球小企业重新审视美国市场
2025-11-25 12:25:5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从日本的茶农、蒙特利尔的鞋业公司到墨西哥的巧克力生产商,全世界的小企业都被川普总统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搅得不得安宁。
这些贸易规则打乱了企业的策略、价格、物流和投资计划,各家公司努力向美国客户解释情况,想方设法留住他们。一些利润微薄的小企业正在重新评估或暂缓在美国市场的扩张计划。我们采访了从瑞典到巴西的六家企业,探寻他们是如何与客户沟通并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的。以下是他们的说法。
一位瑞典服装设计师经历了销量的大起大落。
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服装公司Asket在8月中旬向美国客户发去电子邮件,提醒可能涨价,以及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免关税入境)即将到期。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奥古斯特·巴德·布林格乌斯坦言,“
沟通这种事情肯定谈不上愉快。”但这封邮件引发了一波订购潮,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在10天内翻了一倍不止。
公司牺牲了部分利润空间,一直保持价格不变。“这种情况恐怕需要改变,”巴德·布林格乌斯说。他还表示:“我们未来可能需要提价,以弥补现在的损失。”目前欧盟对美国的出口需缴纳15%的关税。
这种不确定性令人感到沮丧。“欧洲品牌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转到美国生产,这根本不现实,”巴德·布林格乌斯说。
美国是这家瑞典零售商最大的市场之一,但随着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终止,其第三季度对美销售额出现下滑,目前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
“我认为大家对购买欧洲品牌普遍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因为你会有这样的印象:你会被征收关税,或者你的订单会被收取镑种进口税费,”巴德·布林格乌斯说。
一家加拿大鞋企暂停了在美国市场的扩张。
就在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结束前夕,来自蒙特利尔的制鞋公司
Maguire告诉美国客户,他们将从美国门店发货,并鼓励他们在政策窗口关闭前下单。美国市场随即出现了订单的激增。
大约一周后,Maguire再度致函客户宣布调价方案。公司总裁兼联合创始人米里亚姆·贝尔齐勒-马圭尔表示,她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都将价格提高了10至30美元不等。
尽管美国是它第二大市场且已设有两家门店,但公司决定暂缓新增门店计划。“我想等市场稳定一点再作打算,”贝尔齐勒-马圭尔表示。
一位巴西咖啡种植者正在等待美国客户回归。
50%的关税壁垒扼杀了美国订单后,在巴西的卡莫迪帕拉纳伊巴,圣路易斯咖啡庄园的主人安娜·塞西莉亚·维洛索
一度打算放弃参加圣迭戈咖啡展,推广自家咖啡豆的机会。如今随着关税撤销,她虽重新考虑参展,但仍持审慎态度。“我需要等待C市场(阿拉比卡咖啡期货市场——译注)企稳,”她在短信中写道,另外“我会静候客户的主动回归”。
在关税措施实施前,加州坎贝尔市Tico咖啡烘焙工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安娜·法伦·古铁雷斯原计划进口维洛索的咖啡豆。她坦言,“若非当时高额关税的阻碍,这批咖啡现在应该已经存放在我的仓库里了。”
现在,她正积极寻求尽快采购巴西咖啡豆。尽管对今年关税政策保持稳定抱持乐观,她仍不敢掉以轻心。她说,“如果政策再生变数——可能又是关税,也可能是其他状况,我们的应急预案是什么?”
一位日本抹茶农户在美国设点。
在京都近郊约60亩的d:matcha农场里,
种植、销售抹茶的田中大贵常年通过参观与品鉴活动接待许多美国客户。
然而随着今年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结束,他发往美国的多数包裹现在都需要缴纳15%的关税。为此他在美国设立了一家子公司,负责茶叶的进口与分销,通过自行吸收关税来维系这个最重要的直营市场。
“客户纽带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关税这件事……它会让情况变得有点复杂,”田中说道。
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Mizuba Tea
Company创始人劳伦·珀维斯去年从日本的小农场和生产者那里进口了超过20吨抹茶。她表示,今年的关税成本已超11万美元,而且新的贸易政策导致了严重的交付延误:她有价值超过12万美元的日本抹茶(在8月和9月发货)卡在了肯塔基州。现在,还有约半数没收到。
尽管川普政府近周已取消包括绿茶在内的部分关税,但珀维斯希望政策制定者在一开始就能考量得更为周全。“这些关税除了推高成本别无他用,”她说。“实在难以摆脱这样一种感觉: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一位墨西哥巧克力商转战加拿大市场。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Feliu巧克力创始人维克多·费利乌坦言,美墨间变幻莫测的贸易规则令他感到困惑,不得不暂停对美发货。
他表示,“我并非不愿支付关税,也愿意处理相关手续,但如果规则每隔几个月就变一次,就非常困难了。”
尽管他公司生产的巧克力棒不需要缴关税,但他说,他在9月初暂停了对美国的发货,因为有十几个包裹因合规问题遭退回,这些新规涉及标签、更多手续以及注册等事项。费利乌花费数周才厘清小额包裹的新规。他说:“我们是小企业,没有人会告诉我们这些事。”
他建议美国顾客通过一家加拿大的零售商购买他的巧克力,原定进军美国实体店的计划也随之搁置。
对于一家丹麦零售商来说,出错就意味着钱的损失。
丹麦配饰零售商Lié Studio的联合创始人塞西莉·莫斯加德发现,与关税相关的错误正造成巨大损失。
“我们犯了很多归类错误,导致进口关税远超应缴额度,”莫斯加德指出。她透露,公司发往美国的手袋被误分类为原产中国——因而面临25%的高额关税——而实际产地葡萄牙的税率要低得多。这些失误不仅带来意外成本,更耗费大量时间申请退税——至今仍在等待退款。
这家通过线上渠道及美国零售商销售珠宝手袋的企业,已于8月中旬将对美售价提高了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