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冲突意在测川普?民族主义恐反噬

2025-11-22 06:30:0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國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16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图片来源:?公用领域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

中日关系在短短两周内急转直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关于台湾情势的假设性答询,本属技术性回应,却引爆了北京罕见的激烈反应;从外交部连番谴责,到文旅部、商务部密集祭出制裁,再到中共驻外官员在社交媒体上出现极端“斩首”言论,使原本可控的外交摩擦迅速升级为区域性风暴,那么,中共的外交系统是否已经部分“失控”?民族主义是否正在反噬自身?

高市一句话 北京反应为何如此猛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7日的国会答询中,被在野议员问及:“若中国以海上封锁等方式在台海制造危机,日本是否可能进入《存立危机事态》进而行使集体自卫权?”

高市回应称:“若中国先采取行动,并对前来支援的美军使用武力,日本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这番内容并非日本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向。事实上,类似的论述早在2021年就由安倍晋三与麻生太郎公开讲过,当时北京大多选择低调处理。

然而,今年中国官方的反弹却完全不同。11月13日,中国副外长孙卫东召见日本大使强烈抗议;随即,中国文旅部、商务部等部门陆续宣布中止日方文化活动、暂停部分产品进口、冻结旅游团体申请,并一度暗示可能启动更高层级的制裁。

在北京,外交辞令罕见地密集、统一,仿佛一夜之间,中日关系从“重启沟通的蜜月期”跌落至冰点。

为何以前能冷处理,现在要全面升级?台湾学者明居正分析,北京的反应“并非单因日本”,而是中共试图同时测试三方:测试日本新政府的底线;测试台湾新政府的反应;更重要的是测试美国总统川普(川普)的决心。

“中共想看看,美国在川普上任后,对台海及东北亚议题是否会保持强硬。如果川普表现软弱,北京就会推进下一步战略。”台湾大学政治系名誉教授明居正说。

危机真正引爆点:一名中国外交官的“夺命失言”

多数分析认为,本次外交急速恶化的关键,不在高市发言,而在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推特发言。

高市言论发表两天后,薛剑突然在X平台上发布一则极端贴文,暗示要“斩掉高市的头颅”。尽管贴文很快被删除,但已足以刺激两国舆论,日本政坛强烈反弹,多名阁员公开谴责并要求驱逐薛剑;中国国内民族主义者则称其为“硬气外交官”,推升网络情绪。

在双边舆论同时升温下,中日双方几乎都被“架上了台”,谁都无法轻易退回原点。

有中国自媒体分析称:“若无薛剑的失控发言,形势本不会如此激化。”

这种“下克上式外交官迫使中央强硬”的现象,也令外界意识到,中共外交体系内部正在面临某种结构性变化。

战狼外交的副作用:外交官正在反向影响中央决策?

过去十年,中国外交体系逐渐出现一种显著变化:专业外交官的角色正在被政治宣传角色取代。从卢沙野在法国公开否定东欧国家主权,到中国驻瑞典、巴西等国大使频频在社交媒体辱骂当地政府,这些曾被认为“越线”的行为,在体系内部反而被默许甚至被鼓励。

多伦多方脸,这并非单一外交官的激情,而是体系结构性变化的结果:“战狼外交等于告诉所有外交官:你越敢骂、越敢冲、越敢挑衅,你就越能在这个体系里被看见。”

这种激励导致三个深刻后果,包括专业外交的地位被稀释;外交政治化导致“政策窗口”收窄;中国外交官的行为越来越像“前线战斗员”。

多伦多方脸指出:“战狼外交制造出一种错觉:外交官不是代表国家沟通,而是代表国家作战。”在这种心理结构下,一些外交官会主动制造摩擦,以获取政治红利,即便中央并未要求如此激烈。

因此,薛剑事件不是外交官在反向影响中央,而是北京亲手改造了外交官的角色定位,最终导致外交系统“去专业化、去边界化”,形成一种可控度逐渐下降的行动模式。

北京为何不能处罚薛剑?民族主义已从工具变成束缚

外界普遍认为,北京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对薛剑做出重罚,不仅因为中日关系正在紧绷,更因为中国内部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质变——民族主义不再只是统治工具,而是反过来约束决策的力量。

薛剑的发言在国内被视为“政治正确”。中国网络舆论高度单一,民族主义叙事长期占据主导。多伦多方脸指出:“在今天的中国,你越反日、越强硬,越不可能出事。”若北京处罚薛剑,将被解读为“对日低头”,激化国内民族主义反弹。

战狼外交由中央主导,因此不可能反向追责。习近平时代外交风格明确强调“斗争精神”,不断要求干部“敢于战斗”“敢于亮剑”。

方脸形容:“战狼是中央亲自点燃的火,你无法要求点火的人同时责怪烧焦厨房的厨子。”处罚薛剑,即等于承认过去的外交路线存在问题,这在政治上等同否定“最高指示”,不可能发生。

在“备战台湾”的官方叙事下,北京更无法惩罚强硬派。中共内部正在进行以对台战争为名的整肃与反腐,在这种氛围下,中央需要强化军心与宣示“强硬形象”。此时若重罚薛剑,只会让体制内菁英产生困惑——到底什么才叫“强硬”?边界在哪里?对一个高度集权的体系来说,这比外交损失更危险。

极端民族主义让“越线行为”反而变成升迁筹码。方脸指出:“民族主义是伤害最小、收益最大的政治手段。你越激烈,越安全。”

在这种结构中,温和言论意味着政治风险,失控言论意味着政治保护,而挑衅行为则意味着忠诚表现。因此,薛剑越线不是意外,而是体系激励的必然结果。

若失控蔓延至军队?区域情势恐将失去缓冲空间

目前的失控主要发生在外交层面,尽管带来冲突,但仍可在舆论冷却后重新调整。

但分析人士警告:如果同样的“下克上”机制蔓延到军队,风险将难以控制。

例如:在台海侦巡任务中,某飞行员若在民族主义情绪下“擅自开火”,即便违令,国内舆论也可能把他包装成英雄;若北京发现事态升级已不可逆,只能顺势而为,可能导致区域战事意外引爆。

明居正指出:“中共正在测试川普。若美国表现软弱,中共会向台湾与日本加大施压。但若内部出现无法控制的民族主义冲动,危机可能在无人预料的情况下失控扩大。”

中日之间仍留有空间?北京没有打出“稀土牌”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此次制裁多集中在文化活动、农渔产品、旅游限制等象征性领域,并未触及战略性资源或高科技供应链。尤其是北京没有动用“稀土牌”——这被视为中国对日最具杀伤力的制裁工具。

这显示,北京虽必须回应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但仍保留实质外交空间,避免把冲突推入全面对抗。

民族主义正在改变东亚的外交风险结构,这场突如其来的中日冲突,为东亚敲响了警铃。

中国国内多年累积的民族主义情绪,正逐渐从中央操控的工具,转变为可能反噬政策的压力来源。外交官的战狼化,不再只是宣传风格,而成为影响政策走向的现实力量。

未来,北京能否重新管控外交系统、抑制战狼式“下克上”?民族主义是否会继续扩大并蔓延至军方?川普政府与日本、台湾未来将如何应对北京不断试探的极限?

这些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东亚局势,甚至决定战争与和平的边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为回击高市早苗的挑衅,我申请每月无偿多加5个班”
  2. 泰前美女总理佩通坦探狱父亲 他信狱中生活曝光
  3. 亚洲规模最大时尚物流中心起火 烧了整整60小时
  4. 万锦华人区Costco广场要卖
  5. 印度战机在迪拜航展上坠毁起火 飞行员遇难
  6. 普京:美和平计划可成为乌克兰和平基础
  7. 内卷的广州行
  8. 川普政府取消纽约多场入籍典礼 称多个县法院不符法律规定
  9. 红二代心里话:胡温是家奴 吴仪只是小丫鬟
  10. 习当局高调纪念胡耀邦 专家析背后政治博弈
  11. 美国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芯片
  12. 莫言辟谣
  13. 加拿大紧急发布赴华旅行警告
  14. 亚马逊最大规模裁员 裁掉数千工程师
  15. 坦赞铁路2.0: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中国加大非洲投资
  16. 美国老年人口激增 照护服务捉襟见肘
  17. Bell大裁员,650名管理者被砍
  18. 严重设计缺陷削弱全新“福建”号航空母舰功能
  19. 美高官力挺日本,反对中国武统
  20. 上千民众在首相官邸抗议
  21.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22. 纽约皇后区最暴力少年帮派被端 将街区变致命游乐场
  23. 川普与马姆达尼会面 吁电力公司降低纽约电价
  24. 日本首相官邸前,上千人愤怒
  25. 救生员未施救 厦门男子在室内游泳池溺亡
  26. 河北大吊车失控致13伤含3重伤 民讽:说真话真难
  27. 关于“广西女子在柬埔寨劫囚”,回应来了
  28. 川普白宫会见候任市长马姆达尼 求同存异
  29. 川普对乌下最后通牒,限期接受和谈
  30. 币圈跌惨了,“木头姐”抄底了
  31. 爆丑闻,“英国奢侈品”害惨中国留子
  32. 日本正朝更危险的方向狂飙
  33. 玛雅历记载 来自银河系核心的宇宙射线
  34. 江科大首席科学家被打假,其团队博士曾无奈退学
  35. 美同意向沙特出售F-35战机,内塔尼亚胡发声
  36. 胡彦斌承认与易梦玲恋情,两人牵手现身机场
  37. “我的手机号用了十几年,资费强制涨价,20年不能变”
  38. 如何花川普的2千美元关税红利?财长提建议
  39. 民调:美国人喜欢民主 但不认为美国制度运作良好
  40. 29国抗议COP30成果文件:不写这条,就拒绝通过
  41. 多个领域开始显出疲态 川普会成“跛脚鸭”总统吗?
  42. 德国医疗展 上百中国参展商因中餐馆盒饭中毒
  43. 200万就能买到两房一厅,内地客涌入香港楼市
  44. 奥特曼2024薪酬曝光
  45. 泽连斯基:现在是最艰难时刻
  46. “东北衰退”愈发严重 专家析中共体制恶果
  47. 泽连斯基发表讲话 将提和平计划替代方案
  48. 组图:2026北美最佳汽车决赛 九款车型入围
  49. 美国支持的结束乌战28点计划有哪些细节?
  50. 川普的“金穹”项目预计会遭遇挫折
  51. 大陆学者揭金融爆雷前的“七步收割”模式
  52. 日本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遂被捕
  53. 美因缺数据取消发布10月CPI及就业报告
  54. 日本拟重启最大核电站,难获居民认同
  55. 民主党众议员办公室遭遇炸弹威胁
  56. 中共战狼外交适得其反 日本启动修订安保文件
  57. 宁静连曝金鸡奖内幕:陈道明巩俐躺枪
  58. 消息:中国“比特大陆”成美国安调查焦点
  59. 泰国监狱中国囚犯享诸多特权 监狱长等人员遭调查
  60. 泰学界关注日中与台海 强化韧性防中国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