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预测习近平终局 矢板提三种倒台剧本
2025-10-27 06:29: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國

习近平(Getty Images)
中共四中全会刚刚落幕,海外传闻习近平下台、张又侠逼宫、元老串联的喧嚣甚嚣尘上,却在公报“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句中烟消云散。权力铁腕依旧,还是暗流涌动?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在“不明白播客”中预测,习近平与中共“必有一斗,但非恶斗”,或以“体面下台”收场;评论家矢板明夫则提出三种习近平倒台的剧本。
蔡霞:习近平与中共必有一斗
?
蔡霞的核心论点是,习近平与中共的斗争不可避免,但非公开火拼,而是元老与军队联手下的“体面下台”。她从三层关系详细剖析:
- 权力关系与元老制约
中共“四个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实为“权力至上,无权服有权”。蔡霞称习为“黑帮老大”,源于2019年私下讲话,指中共是“几人捏鼓出的党”。如1989年江泽民上台,系邓小平、陈云妥协交易。习上台12年,初期元老(前总书记、总理、常委)因其“憨厚”支持,反腐选择性针对异己,元老默许。但习集权导致军队空虚、经济崩盘、国际孤立,动摇中共根基。元老代表党整体利益,忧“船翻”,故暗中制约习,倾向“非恶斗”方式促其退位,避免政局动荡。
- 党与军关系:张又侠的“恐怖平衡”
“党指挥枪还是枪压党”是关键变数。2023年火箭军将领“团灭”、抓李尚福、军委装备部征集2017年来违纪线索,蔡霞视为习对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的“鸟尽杯藏”。张掌装备部,李为副手,此举是“剪裙边”,意在削弱张的军权根基。习借张之力连任二十大后,过河拆桥,欲反制其威胁。但张为自保,形成“恐怖平衡”:习不敢轻动张,恐军队反噬;张无法推翻习,怕中共崩塌。蔡霞以“投鼠忌器”比喻:习是“鼠”,中共是“器”,如文革后抓“四人帮”需待毛去世。张又侠与习的博弈是终局核心,若军队松动,元老可借力促习退位。
- 中共与民众及国际关系
国内管控松动,2022年彭载舟、白纸运动、2025年重庆戚洪、山东济南、四川江油、武汉金地广场等投影标语事件,显示民众反抗增强。高科技监控虽强,难全抑。国际上,阅兵刺激美欧增军费、援乌克兰,美两党对台共识强化,中共难控外部压力。蔡霞幽默批评习、普京、金正恩“150岁”口号,反讽若长寿,中国与世界和平将受长久威胁。这些松动为党内变局提供外部催化。
为何现在视习为威胁?
那么,习上台12年,为何元老现在出手呢?蔡霞认为,初期江泽民等私心选习近平,视其“无威胁”,反腐未损元老利益,党内冷漠文化(下级被抓,上级不言)助长默许。但习集权导致军队首脑“空虚”、经济“官逼民反”、国际孤立,元老恐中共灭亡,故制约习。
至于边缘化元老是否能抗衡,蔡霞强调“枪”是关键。2017-2018年前,习修宪连任无人可挡,但2023年军队松动,张又侠为自保牵制习。中下层党员难动,因高科技监控、党内“掐尖”(优秀者被排,投机者冷漠)、2016年强化纪律(政治生活准则、处分条例牵连家人)。习用“借力灭异己后猜忌”(如刘源、王岐山),使张又侠警觉。元老借军权可破局。
蔡霞认为,习“欺软怕硬”,60年代打群架弃众逃跑显示其性格。亲信如王小洪恐“树倒猢狲散”,难助其反扑。若元老与军队施压,习更可能接受“体面下台”,如内部退位,而非硬抗引乱。
她还分析,习行为源于“贪欲”,非金钱,而是名声与权位,欲成“千古帝王”。阅兵邀26国,意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欲改世界秩序。2012年杜润生建议政改或打台湾,习选后者,认其“易打”,暴露世界霸主野心。
终局预测
蔡霞预测,元老与军队联手,通过内部纠结而非火拼,促习“体面下台”。她不给时间表,强调逻辑:军队松动(张习博弈)、元老制约、经济与国际压力催化。若顺利,习退位可保中共稳定;若失控,恐政局动荡。
矢板明夫:习近平倒台的三种剧本
矢板明夫提出三种外部剧本,可能性由高到低排序,是中长期威胁:
1.健康崩溃(最可能):习健康隐忧明显,如开会放两个杯子(一水一中药)、数周不出面疑手术。矢板认为,虽习与普京聊“活到150岁”,但亚健康状态易致垮台。
2.暗杀(可能性存在,但低):大清洗(如苗华派)激怒军内,暗杀未遂事件多(如南非带数百人换酒店员工、飞机改道新疆坐火车回京)。安保强,但“百日防贼”难永续。矢板视此为意外因素,与蔡霞的“恐怖平衡”呼应:若张又侠派暗中默许,成功率或升,但仍低。
3.民变(潜在威胁):经济下滑致“民不聊生”,白纸革命是前兆,但诉求单一未爆发。群体事件多,若诉求汇聚(如罗马尼亚式),党内反习势力顺势倒戈。矢板强调,这需经济持续恶化,与蔡霞的民众松动观点一致:国内反抗增强,催化内部变局。
两个观点的互补与分歧
蔡霞与矢板的分歧在于时间与路径:蔡霞预见中长期内部“非恶斗”导致“体面下台”,强调党内逻辑(权力、军队、元老制约),视习为中共威胁,终局是渐进退位,避免船翻。矢板聚焦短期稳定,驳斥内部政变(四中全会无异、阅兵证军权),但警示三剧本中健康与民变的外部冲击,2027年连任后或爆发。
互补之处显著:二者均认习权力匝倘(蔡从平衡论,矢从迹象论),但均见隐忧。蔡的军队变数(张习博弈)可与矢的暗杀、民变连结:若健康恶化,张或顺势倒戈;民变汇聚时,元老借机施压。驱动因素上,蔡析“贪欲”野心(世界霸主),矢补健康不确定性。对比历史,蔡借“投鼠忌器”与文革,矢引大清洗巩固独裁,均示中共本质难变。
从国际视角,二人警示九三大阅兵与四中全会的后果。阅兵炫耀武力与“新邪恶轴心”同框,刺激美欧提升军费、加大对乌克兰军援,并强化美国两党对台湾问题的共识,加速中共全球孤立;四中全会表面稳定,却暴露内部清洗加剧国际疑虑,促使西方国家加强围堵策略。国内,蔡霞列举具体事件如2022年彭载舟四通桥横幅事件、白纸运动、2025年各地投影标语(重庆戚洪、山东济南、四川江油、武汉金地广场),显示管控松动与民众反抗增强;矢板指白纸革命为前兆,预见经济下滑导致“官逼民反”,群体事件汇聚成类似罗马尼亚式的灾难性民变。
为何现在是转折点?
蔡霞解释,2023年军队松动是关键,2023年张又侠(军委副主席)为自保牵制习近平,形成“恐怖平衡”。元老借军队影响力(张手握军权)可推动“体面下台”,避免火拼翻船。
她表示,习近平执政12年,初期因被元老(前总书记、总理、常委)视为“憨厚无威胁”,反腐仅针对异己,未触及元老利益,党内冷漠文化使下级被抓时无人发声,元老默许。但如今,军队高层“空虚”(如2023年火箭军将领“团灭”、抓李尚福)、经济崩溃(“官逼民反”)、国际孤立(九三大阅兵刺激美欧增军费、援乌克兰),威胁中共存亡。元老担忧政权“船翻”,开始制衡习近平,视其为对党整体利益的威胁。
党内基层因高科技监控(如全面覆盖的摄像头与数据追踪)与“掐尖”文化(优秀者被排挤,投机者冷漠)难以反抗,2016年强化纪律(如政治生活准则、处分条例牵连家人)加剧高压。但外部剧变(如经济恶化、民众抗争)可为党内外力破局提供契机。
矢板认为,若发生民变(如经济下滑引发类似罗马尼亚的抗争),党内被压势力可能倒戈,配合外部压力促成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