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感退化是疾病先兆

2025-10-19 00:25:1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生命时报

总抱怨饭菜没味、电视音量越调越高、看手机拿得远才觉得清晰……这些在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行为,往往被当作“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但近期一项研究却提醒,看似普通的感官退化,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

感官功能关乎慢病风险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团队在英国《生物医学中心-医药》杂志刊发研究,对8098名中老年人开展长期随访证实,感官功能好坏与全身健康状况存在紧密关联:相较于听力水平极差人群,听力功能一般至优秀者后续患心脏病、卒中、糖尿病/高血糖、肝病、肾病、慢性肺病、记忆相关疾病和共病的风险,显著降低7%至72%;而远视水平一般至优秀的人群,发病风险降幅更为突出,达到16%至90%。这一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的听力、视力等感官功能不仅是自身感知能力的体现,更可作为评估心脏病、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相关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参考。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生宋海涛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感官功能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其变化往往能直接反映机体是否正常。不少来看耳鼻问题的患者,病谤并非器官本身,而是隐藏的深层神经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生孙永安进一步解释,感官退化成为疾病“预警信号”有三大核心机制:一是神经通路共享。视、听、嗅等感觉依赖外周神经末梢与中枢神经连接,神经退行性病变会先影响感官。二是微血管更敏感。视网膜、耳蜗等器官分布着全身最细小、脆弱的微血管,这些血管对血压、血糖波动极为敏感,可直接反映全身血管的健康状态。三是代谢与炎症影响。糖尿病等疾病带来的炎症和有害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敏感的感官细胞。

临床中这类关联案例并不少见。孙永安分享,55岁的李女士味觉减退、口味变重,伴随口干、体重下降、多尿,最终查出2型糖尿病。宋海涛观察到一位70岁老人因听力差不愿社交,还常忘事,后续确诊早期认知障碍。

五感退化各藏风险

虽然每种感官功能都可能与全身健康关联,但不同感官的生理特性与人体器官、系统的连接存在差异,使其在预警疾病时各有重点。

视觉,透视心脑血管健康。视力模糊、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夜间视力下降,或是眼前突然出现黑点、闪光,这些除了是老花眼、用眼过度的表现外,更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信号。孙永安解释,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血管,高血压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变窄或者丧失弹性,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使血管渗漏、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即“眼中风”)则与脑卒中风险密切相关。

听觉,预警认知系统障碍。听不清门铃、电话铃声等高频段声音,在嘈杂环境中需频繁调高对话音量,这些听觉相关变化可能与认知障碍相关。孙永安提到,有研究显示,听力损失者患认知障碍概率是正常听力者的7~8倍。听觉是大脑重要的信号来源,即使在睡眠中也在持续工作,维持大脑活跃度。若听觉下降,大脑细胞会因得不到足够的外界信息刺激加速衰退,进而诱发或加重认知功能障碍。

嗅觉,关联神经退行病变。闻不到食物香味、难以辨别不同气味,甚至把一种气味错认成另一种,若排除鼻炎、鼻息肉、病毒感染等因素,需警惕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老年群体尤要注意。孙永安强调,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症状前,会存在嗅觉功能下降或丧失,有些患者甚至在没有任何震颤、运动障碍、僵硬表现时,嗅觉就已下降。这是因为帕金森病相关的异常蛋白(如α-突触核蛋白)会早期沉积在负责嗅觉的脑区,破坏嗅觉神经通路,同时外周嗅黏膜细胞也会出现早期病变,双重作用下导致嗅觉提前退化。

味觉,提示身体代谢异常。对酸甜苦咸等基本味觉的灵敏度下降,觉得食物“没味道”,或口中出现异常金属味、苦味,可能是代谢性疾病的预警。孙永安介绍,口腔问题(如干燥综合征引发的口腔异常)、营养失衡(如维生素B12缺乏)、药物副作用(如化疗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均会影响味觉,但更需关注是否存在代谢异常。如肾衰竭时,体内尿素等毒素无法排出,会让口腔出现金属味。

触觉,传递周围神经信号。手脚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像戴了“手套”“袜套”一样感觉迟钝,对冷热、疼痛不敏感,这是触觉异常的典型表现,常与周围神经病相关。孙永安表示,糖尿病是最常见的诱因,超过1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手足神经末梢因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受损,大多会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尽管长期饮酒、接触重金属、神经受压也会导致感觉异常,但糖尿病相关神经血管变化影响更大,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严重时需截肢。

四点保持感官健康

孙永安介绍,健康的五感状态包括:视物清晰、视野完整,无色觉异常,无频繁眼干、眼痛;在安静或适度嘈杂环境中能清晰交流,可听到日常环境音;能准确辨别花香、肥皂香、咖啡香等常见气味,无嗅觉倒错;可清晰分辨酸甜苦咸,食欲良好,口腔无异味;皮肤感觉灵敏,能感知轻微冷热、触压和疼痛。

专家建议做好如下几点以保持感官健康。

管好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损伤感官神经和血管的“主要元凶”,控制好这些基础病是保护五感的关键。孙永安建议,慢病患者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比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微血管病变风险,从源头降低视网膜、周围神经病变概率,进而保护视觉和触觉。

保障整体健康。呵护感官要从整体健康入手。推荐低盐低脂、多蔬菜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适量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等,助力神经和血管健康,同时避免摄入过多高盐食物降低味觉灵敏度。另外,坚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血液循环,为感官细胞提供充足营养。

加强专项防护。宋海涛提醒,要做好针对性防护:远离噪音环境,必要时佩戴防噪耳塞,以免长期噪音损伤听力;在户外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伤眼;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用药前咨询医生。社交和认知锻炼也不能少,多参与社区聚会、兴趣小组等活动,能给大脑更多感觉刺激,对抗听力下降带来的社交孤立;平时多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可维持大脑活跃度,延缓认知和感官退化。

定期进行筛查。孙永安建议,每年常规体检增加眼底检查、听力测试,糖尿病患者需额外进行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专项筛查(如足部触觉测试)。中老年人可在家自测感官功能:用香皂、咖啡等测嗅觉,尝少量糖水、盐水测味觉,用不同温度的水测试手脚触觉。宋海涛提醒,老年人一旦确诊中度听力下降,要及时佩戴助听器,早期干预能减少听力下降对社交和认知的影响,避免恶性循环。若发现感官异常持续加重,如听力下降越来越明显、嗅觉突然失灵、手脚麻木范围扩大,需及时就医,排查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疾病,找到根源并干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海外热传秦刚现身北京照片 传其安全退休
  2. 卢浮爆被盗细节曝光
  3. 川普政府与纽森再度交锋
  4. 越南人对中国的看法悄然转变
  5. 美国各地再爆反川普示威,抗议其强硬政策
  6. 巴黎罗浮爆遭抢 几分钟内多件无价珠宝失窃
  7. 英国灵媒警告做好准备 11月大灾要来
  8. 中共将9名上将开除党籍军籍 网评翻车
  9. 翁帆活成了很多女人羡慕的样子
  10. 普京开价:交出顿涅茨克才能停战
  11. 川普态度软化 正悄悄为可能的败诉预作准备…
  12. 中国生猪价格跌破11元 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
  13. 中共武警原司令员王春宁去职中央政法委委员
  14. 媒体报道称杨振宁是“华裔”科学家,对吗?
  15. 田海蓉“活体”口误非巧合?网红揭于朦胧案惊人内幕
  16. 上海金融实力,惊人数据一次看
  17. 罕见老照片:1971年 杨振宁和岳父杜聿明夫妇在北京
  18. 【翻墙必看】中共前外长秦刚传出最新动态
  19. 3米巨蟒生吞猫咪后无法移动,死在草丛
  20. 海外热传秦刚现身北京音乐节
  21. 魁北克3男子连续捐精,伦理委员会喊停
  22. 中共四中全会前夕 北京禁放气球、孔明灯
  23. 政敌太多怕被鞭尸 周恩来火化日现诡异
  24. 李成钢访美怒轰"地狱之火"!美财长痛骂他不请自来:精神已失常
  25. 美军研发“空气取水”黑科技 补给方式大翻转
  26. 郑丽文出身民进党却成国民党主席 来看她的两岸观点
  27. 古特雷斯通告193国 联合国大裁员开始 面临破产…
  28. 内蒙古锡林浩特,DNA数据库与权力的隐秘延伸
  29. iPhone Air撬开了中国的eSIM,真讽刺
  30. 《国有器官》美国华府放映 观众震惊落泪
  31. “要么交出顿巴斯,要么就被俄罗斯毁灭吧!”
  32. 27个美国人没发现的奇怪事 却让外国人觉得“超震惊”
  33. 一座“失踪”几百年的南宋皇陵现出真身
  34. 美网络安全巨头遭“中共黑客”潜伏近两年
  35. 太子集团黑幕:前特工揭中共海外谍报网内情
  36. 北京高层9月拍板挺郑丽文 设“拉下赖清德”2目标
  37. 震惊!中共背景黑帮操控的“人口贩卖工厂”被美国揭穿
  38. 神机妙算 与袁天罡齐名的大唐相士张冏藏
  39. 何谓“天道”?懂得敬畏骇人的四大天规
  40. 外企,正加速从955滑向996
  41. 惊天巨变:中共九上将同日倒台 一场正在上演的中南海政变?
  42. 环球游随记——荷兰
  43.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大型天然气加工厂
  44. MIT终身教授文小罢谈杨振宁:近代物理的伟人
  45. 男子夜遇东北虎
  46. 电商冲击下,菜市场不能死,也不会死
  47. 郑丽文当选后即提三大原则
  48. 川普关税策略调整,豁免范围扩大
  49. 吉林香肠、东莞烧卖…接连有人吃到“人类牙齿”
  50. 一条短信,2万元直接“消失”
  51. 最适合临摹的72幅精美山水画
  52. 美国向贩毒“舞剑”,意在委内瑞拉石油?
  53. 川普起诉3名政敌 下个目标是谁?这两人上榜
  54. 82岁拜登“癌症治疗后”首露面!额头明显手术刀疤
  55. 何卫东等9上将遭双开 习整肃规模创1976年来之最
  56. 法国卢浮爆遭抢,9件珠宝被盗
  57. 刑法学者刘仁文:建议将“罪犯”改称“服刑人员”
  58.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59. “充气青蛙”涌上美国街头 它为何成近期抗议的标志?
  60. 炸!韩国财阀千金,居然是东南亚电诈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