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网攻令德企损失数千亿欧元 主要来自中俄
2025-09-19 05:25: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德国信息产业、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周四(9月18日)公布调查指出,过去一年,德国企业因资料窃取、产业间谍与破坏行为整体损失高达2892亿欧元,创下新高。其中,网络攻击造成的损失达2024亿欧元,占总损失七成。
中俄为主要攻击来源
调查指出,中国与俄罗斯是企业指认的主要攻击来源。46%的受害企业曾遭到来自中国的攻击,另有46%的公司至少遭遇过一次来自俄罗斯的攻击。相比去年,中俄相关攻击均有上升。
紧随其后的是,欧盟以外的东欧国家(31%)、美国(24%)、欧盟成员国(22%)及德国本土(21%)。
德国联邦宪法保护局(BfV)副局长思南‧塞伦(Sinan Selen)说,中国的攻击主要是“经济间谍”,旨在“获取技术优势”,而俄罗斯则更多采取“破坏”和“虚假信息”策略。
Bitkom主席拉尔夫‧温特格斯特(Ralf Wintergerst)警告,混合战与国家级网络攻击已成为日常威胁,“问题不是企业是否会被攻击,而是何时以及能否有效防御”。
外国情报部门参与比例升高
塞伦表示,“外国情报机构对德国经济的攻击越来越频繁”,且这些攻击“越来越专业、激进且灵活”。
塞伦指出,28%的受害企业确认攻击者为国家行为者,去年这一比例为20%,远高于2023年的7%。他强调,国家行为者与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界线正日益模糊,一些国家默许甚至利用犯罪组织的行动。
他指出,经济、政治、科研乃至社会各领域都在遭受攻击,德国正加强国内外安全部门合作,并把经济保护列为情报工作的优先事项。
勒索软件攻击与AI攻击上升
勒索软件成为企业主要威胁之一,34%的德企在过去一年遭遇相关攻击,约15%承认支付赎金,其中部分金额超过百万欧元。Bitkom警告,屈服于勒索只会助长网络犯罪,甚至可能导致同一企业再度遭攻击。
同时,人工智能(AI)被广泛用于网攻,包括深度伪造(Deepfake)与语音诈骗(Robo Calls)。约三分之二的企业感受到AI技术提高了攻击的精准度与欺骗性。
资安的投入仍不足
尽管IT安全在企业IT预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18%,较2022年的9%翻倍,但仍有超过半数企业未达德国联邦资讯安全局(BSI)及Bitkom建议的20%标准。
调查显示,三分之二以上企业认为自身过度依赖美国资安方案,并希望政府加大对本土供应商的支持。
温特格斯特最后强调,网络安全必须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一次成功的网攻足以让企业陷入瘫痪,只有全面防护,才能维持经济竞争力与韧性。”
Bitkom协会(Bundesverband Informationswirtschaft, Telekommunikation und neue Medien)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柏林,是德国最大的数字经济行业协会。其年度《企业安全调查》委托独立机构执行,覆盖约1,000家企业,专注网攻、资料窃取与产业间谍对经济影响,为评估德国数字安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