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堂侄孙“拖家带口”被请赴中国 参与纪念活动
2025-09-02 10:26:4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香港01

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堂侄孙、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Warren Bethune)近日携家人赴华参与纪念活动,并接受媒体访问。他表示,白求恩精神至今仍是加中两国友谊的重要桥樑,并期待两国进一步深化民间合作。
综合媒体报道,沃伦·白求恩表示,许多中国人提及加拿大时首先想到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这也提醒加拿大人要继续努力发展与中国的友谊”。他强调:“白求恩是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真正桥樑。”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华支援抗战,同年6月抵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军区卫生顾问。沃伦指出,白求恩之所以选择来华,是因为他视法西斯主义为当时全球最大威胁,而遭日本侵略的中国“有失去一切珍贵东西的可能性”。“他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和抵抗侵略的人站在一起”,沃伦说。
沃伦表示,白求恩创造性地提出“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这种做法大大鼓舞前线士气。“当白求恩来到前线,士兵们都放鬆下来,他们知道自己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勇气去战斗。”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堂侄孙带家人来华。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堂侄孙(白衣)带家人来华。
他特别提到,中国从未忘记白求恩及其他支援中国抗战的人士。作为白求恩家族代表,沃伦近日与妻子及两名学龄前孩子一同到访北京,参与抗战纪念活动。他认为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更美好未来而作出贡献的人”。
白求恩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课堂上也会讲授,甚至许多未受过教育的长者也熟知他的事迹。沃伦说,“白求恩”代表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来到中国时,中国正遭受日本侵略,他帮助组建医疗队,在抗战前线建立必要的医疗机构。有的人追求金钱或权力,白求恩有不同的追求。”
他特别强调白求恩的实践精神:“无论你自认为目标多么崇高,唯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调动你的资源去行动,远比空谈热爱和平、发展与正义更有意义。”沃伦认为,这对当下年轻人尤其具有启发意义:“年轻人拥有激情,但如果不是完全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不会有坚韧的力量。”
今年也适逢中加建交55周年,沃伦期待两国能加强沟通,化解分歧、深化合作。作为加中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他表示将在人工智能、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等领域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我们正在努力做更多的事情,携手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沃伦最后引用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指出,该文不仅是表达哀悼,“更是告诉中国人民,『像白求恩那样,我们才能胜利』”。他鼓励今天的年轻人像白求恩一样,“带著无私奉献的激情投身其中”,为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默默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