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滑 信用卡业务萎缩 不良率攀升
2025-09-01 17:25: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据最新财报,中国上市国有大行及主要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呈现全面下滑态势,信用卡贷款余额、交易量及流通卡量等多项关键指标均出现下降,信用卡不良率攀升,反映出经济下行对信用卡行业的深刻影响。
信用卡贷款余额与交易量显着收缩
《第一财经》9月1日报道,通过对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统计,14家上市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2025年上半年数据,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975.72亿元,同比下降2.56%。
其中,中国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降幅最大,达5224.99亿元,较年初减少13.88%;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下降9.23%和8.07%。
14家银行中,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实现小幅增长。建设银行以1.05万亿元的余额居首,但也较年初微降1.03%。
不仅反映信用卡活跃程度的信用卡贷款余额缩减,信用卡交易量同样大幅下滑。
12家披露数据的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金额合计11.47万亿元,同比下降11.05%,减少1.42万亿元。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的交易量降幅超18%,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降幅较小,约为5%。招商银行交易额唯一突破2万亿元,达2.02万亿元,但同比仍下降8.54%。
信用卡业务收入下降 不良率攀升
信用卡业务收入普遍下降,招商银行上半年信用卡利息收入306.12亿元,同比下降4.96%,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同比下降16.23%。
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比降幅均超10%,分别下降14.61%、21.3%、12.91%。
中信银行称,受全市场信用卡交易量萎缩的影响,上半年银行卡手续费69.73亿元,同比下降12.29%。招商银行也表示,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6.37%。
伴随业务收入下降的是资产质量压力加剧。央行最新统计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余额从2008年的33.77亿元激增至2024年末的1239.64亿元,十六年间增加近36倍,仅2024年增幅就达26.32%,占应偿信贷余额的1.43%。
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跌至4.1%,本金回收率仅6.9%。
中国银行今日公告称,自9月14日起,将催收成本计入逾期账单,显示回收难度加大。
一位不良资产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表示:“起诉成本越来越高,回收却不断缩水,传统委外催收模式压力凸显。”
兴业银行副董事长陈信健表示,上半年信用卡不良新发生额同比下降7.5%。但整体不良率仍在上升,上半年末,交通银行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63个百分点。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在1.75%,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在1.5%左右。
流通卡量持续减少 联名卡停发 网点关停
对于信用卡的数量方面,无论是银行方面还是个人,都在注销没有价值的卡。
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表示,当前信用卡的权益大不如前,因此注销多余信用卡,仅保留1~2张高权益卡。一位用户说:“原来有7张信用卡,今年销了多余的,只留一张招行的。”
根据原银保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的通知,多数银行规定,同一客户持有的状态正常的信用卡总数不得超过6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针对连续18个月以上无主动交易且透支余额和溢缴款均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各银行也进行了清理。
截至2025年6月末,14家银行中,10家披露数据的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总量为8.9亿张,同比减少391万张。平安银行减少最多,一年时间净减626万张,降幅12%;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一年内各减少约400万张;而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增加637万张和330万张。
《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24年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减少4000万张,下降幅度达5.14%。2025年上半年再减1200万张,人均持卡量从0.54张降至0.52张。
另外,自2025年8月31日起,中国银行停发24款联名卡,中信银行终止部分银联联名卡业务,浦发银行、邮储银行等亦跟进。
除了停发联名卡等措施,银行还进行机构裁撤以应对业务下滑。
Wind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获批关停。其中,7月16日至21日,广东金融监管局先后批复交通银行珠海、民生银行华南两家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交行在4月单月就关闭了济南、沈阳等十余家分中心。
撤销透支利率上下限 消费者恐面临高利率风险
素喜智研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信用卡正面临资产质量下滑、盈利空间收窄以及互联网信用支付冲击的‘内忧外患’。”
为了应对银行业风险,8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修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文件规定,调整信用卡权益。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删除关于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的规定;二是删除信用卡业务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三是删除利率报送相关规定。
信用卡利率设置上下限是央行2016年规定,设置透支利率上限有利于防止发卡机构不合理收取饼高利息,保障持卡人合法权益。
但是中国证券报评论称,在当前信用卡市场萎缩的背景下,撤销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的规定,有助于银行响应对外部变化,但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面临高利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