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躺”进985、211的捷径,要没了

2025-08-22 22:26:0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外滩教育

这条“躺”进985、211的捷径,要没了

想靠华侨生联考躺进985、211已经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华侨生联考的“内卷时代”已经正式开启。

曾经,华侨生联考被称为进入内地985、211高校的“升学捷径”,400多分上岸985、211真的不是梦。

但现在,这个梦可能真的要碎了。

近日,华侨生联考考纲的第4次修订正式官宣,所有科目内容与要求均有调整,整体难度和灵活度进一步提升。

而在上个月,华侨生联考更是因为分数线“暴涨70分”而被热议。今年,400多分的联考成绩,变成了录取的最低要求,而不再是上岸内地985、211的“通行证”。

“更卷、更难、更严”似乎已经成了华侨生联考的新趋势。对于刚刚规划好身份的家庭而言,那个传说中的“低分进名校”红利期,难道真的已经结束了?



分数线暴涨70分

“低分高录”正在成为历史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由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高考,主要是为这些孩子提供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这七个考区,考试时间为每年的5月。

华侨生联考对考生的户籍和学籍没有严格要求,只需具备海外(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华侨身份即可。



华侨生联考报名条件

图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与高考一样,华侨生联考也是文理分科,总分750分。参加华侨生联考的文科考生免考政治,理科考生则免考生物。

至于整个考试的难度,虽然没有网传的70%知识点只有初中水平那么邪乎,但和高考比,还是简单很多的。

另外,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也一直很友好。2022年,华侨生联考文史类与理工类的最低分数线均为300分。华侨生联考考到400多分,普通一本,包上的。

2023年起,华侨生联考仿佛大变脸,最低分数线迎来首次暴涨——文史类上涨60分,理工类上涨80分,最低分数线为380分。2024年分数线小幅上调,基本与23年持平。

今年,华侨生分数线第二次暴涨——文史类上涨65分,最低分数线为435分,理工类上涨70分,最低分数线为460分,文理科分数线双双迈过400分大关,重点院校的文理分数线均超过了500分。



而今年广东省斑考本科批次最低控分线,首选物理436分,首选历史464分。抛开题目难度不讲,华侨生联考的理科普通分数线已经默默超过了今年广东省斑考首选物理的本科控分线。

除了最低分数线,重点院校的高分线、艺术、体育、预科类的分数线,也统统大幅上涨。



图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分数线的暴涨,很可能让一部分中间分段的学生措手不及,去年能上本科的成绩,今年有可能只能勉强录个预科。

除此之外,决定考生能否被自己心仪学校录取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排位。若排位不够靠前,考生仍有可能无法被理想高校录取。随着考生基数扩大、高分考生增多,竞争已从“过线”转向“争先”,排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分数线大幅上涨的表象背后,是华侨生联考这个赛道已经变得愈发拥挤。2021年,华侨生联考报名总人数还不到5000人,而今年的报考人数已经接近1.2万人。



报考人数在飞涨,华侨生联考的扩招脚步也并没有停。

近些年,接受华侨生联考成绩的内地高校持续不断增加。截至今年,共有418所内地高等院校接受华侨生联考成绩,包括38所985院校和115所211工程院校。与2021年相比,多了近百所,招生人数也从3500多人上涨至6355人.

虽然大学扩招了,但是随着联考报考人数激增,依旧是“僧多粥少”,供需失衡。因此,整体录取率下滑也在意料之中——2021年,华侨生联考的录取率曾高达近80%,而到今年,录取率已经跌至50%左右。



在整体录取率走低的大背景下,进入内地985、211等重点高校的竞争更为激烈,据统计,2022年985高校录取率为20.23%;2023年为13.76%;2024年跌至9.82%;按照目前趋势,2025年可能首次跌破8%。

如今,虽然还没到“地狱难度”,但华侨生联考的“低分高录”正在成为历史。



华侨生联考

如今已是港娃的天下

进一步分析华侨生联考的考生来源,就会发现这几年联考报名人数的激增,其实主要和港娃有关。

2021年,中国香港考生占总报名人数的55%,与其他生源各占半壁江山。近几年,随着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屡创新高,到2025年,中国香港考生占比已经高达82.52%,约9805人,是2021年中国香港考生的4倍。



可以说,中国香港考生暴增,直接带火了华侨生联考。而这背后,还要追溯到20年前的赴港生子潮。

2013年以前,只要孩子在香港出生,不论父母是否为香港本地居民,都可自动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2001年出生的“双非港宝”只有620名,占当年全港新生婴儿数的1.2%。到了2011年,“双非港宝”激增至35736人,占比近40%。这10年,香港的“双非儿童”出生总数达到20万人。



2023年,第一批“双非港宝”步入高考,华侨生联考中香港地区的考生数量也随之显著增加。根据历年香港新生婴儿数据推断,这一波热潮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顶峰。

除了“双非港宝”,2022年起,香港为了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赴港,推出了各类优才、高才计划,吸引了一大批内地家庭赴港。

待7年后,他们能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其子女亦符合参加华侨生联考的资格。不过目前这批孩子尚未达到高考年龄,预计考生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可能在2040年前后出现。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港娃依旧会是华侨生联考这条赛道上的中坚力量。



大量的港娃加入,使得华侨生联考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报考身份门槛的提高,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竞争白热化的速度。

仔细研读一下今年的招生简章,有了不少新的发现。

首先,今年明确规定“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名参加全国联招。”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部分截图

图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简单来说,只要你已经在读大学,或者有了大学的入学资格,就不能再参加华侨生联考了。这直接扼杀了一些学生想通过华侨生联考“二次择校”的想法,确保了其作为“一次性”升学渠道的纯粹性。

其次,对于考生及其父母的海外居住时间的审核,也要求更加严格。华侨考生必须是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取得外国永居,且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3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或者考生或父母一方连续取得5年以上合法居留资格,且报考前5年内累计住满30个月。

另外,报名成功后,华侨考生需现场确认报名,并提供多项资料的正本以供后续备查。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部分截图

图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如今,想单单依靠“身份红利”走捷径进名校的窗口正在收窄。随着制度不断完善、竞争愈发激烈,华侨生联考正回归其本质——为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华侨学生提供一个公平、规范的升学通道,而非一条轻松易行的“特殊捷径”。



华侨生联考全学科考纲大改

题型更活、拿分更难

最近几年,在网上总有一种声音——参加华侨生联考,400分就能上清北。一段时间里,华侨生联考被神化到一定高度。

然而事实上,它只是为港澳台及华侨准备的“高考”,本身就具备了筛选与选拔的功能。

近年来,为更好地甄别优秀学生,华侨生联考也在持续改革与升级。

2025年8月12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大纲(第4版)》,明确新考纲将从2026年起实施。



图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新考纲修订后,知识点的考察难度提升并不是很大。但对于部分学科来说,内容广度则有了一定的拓展,考察方式更加灵活。

例如,语文增加了文言文阅读比重等;数学新增了随机事件及其运算、多项式与余式定理等大学基础课程铺垫内容;物理新增了开普勒定律、多普勒效应等;历史新增了“一国两制”等时政内容等。

另外,所有学科的客观题比例都在下调,主观题比例上升,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将成为拉分主要科目。

例如,数学的选择题从12道减至10道,填空题从6道减至5道,单题分值升至6分;英语的短文改错题替换成概要写作题,最后一篇阅读的4道选择题也改为了4道简答题;物理提高了实验题的占比等。

题目在变灵活的同时,联考的赋分也更加严格,学生拿分更难了。有考生表示:要么全给,要么全不给,高考答案错了步骤对了是扣答案分,联考是全扣一个大题15分。



图源:小红书截图

此次考纲修订,其实是教育评价改革在华侨生联考中的具体落地。它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未来的升学竞争,将更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

华侨生联考,正在与高考逐步接轨。

对于华侨生考生而言,与其焦虑“新增内容难不难”,不如将其视为一次重塑学习方式的契机——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构建学习能力。毕竟考纲可以随时改变,但内化于心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模式,才是应对万变的根基。



身份红利正在褪去

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

华侨生联考这条路,终究也是卷起来了。

除了考试本身在不断进化,分数线在暴涨,身份红利逐渐减弱,如今,孩子的升学路径也需要多几个PlanB。

除了复读再战,考生还可以同时准备两校联考,即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收港澳台和华侨、华人及其它外籍学生入学考试,考试题目由这两所大学自主命题,相当于自主招生。

两校联考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华侨生联考的后一周进行。考试科目更简单,语数外是必考科目,除此之外,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之中再选考1科即可。

两校联考的考试难度与最低录取分数线都更加友好,与华侨生录取并不冲突,如果被同时录取,考生可以自主选择志愿。

另外,持澳门居民身份证的考生,可以参加“澳门四校联考”,其成绩不仅可以用于报考澳门当地的大学,还能报考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内地21所高等院校。

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和回乡证的考生,还可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DSE成绩不仅可以用来申请香港本地高校以及海外院校,还能反向申请内地145所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85所内地高校针对DSE考生开放了“征集志愿”,其中包含多所985、211重点高校,且部分院校存在未录满的情况。

另外,还有部分内地高校会针对港澳台考生直接进行自主招生,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都设有独立的港澳台侨招生通道。这类招生通常由各校自行组织命题和考核,更加侧重对考生综合素质与学科特长的考察,而非单一依赖笔试分数。



如今,想靠华侨生联考躺进985、211已经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甚至分数线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华侨生联考的“内卷时代”已经正式开启。

即使整条赛道卷起来了,但真学霸依旧可以冲刺清北,985高校也同样欢迎真正有实力的考生,华侨生联考的价值正在从“身份红利”回归到“教育质量”和“个人努力”的竞争。

唯有提早做好规划与准备、系统复习,才能在这场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福建一国企煤矿井下突发惨剧致7死 原因待查
  2. 内蒙古主席王莉霞落马 传涉中共高官丑闻
  3. 习遭深层逼宫?浙闽旧部落马 杨兰兰或面临牢狱之灾
  4. 习回光返照 去西藏首次没讲话 暗示退居二线?
  5. 充当中国间谍 美海军士官被定罪 面临终身监禁
  6. 今夜子时“鬼门开” 黄历7月注意10大禁忌
  7. 许凯否认“出轨劈腿”、“强迫发生关系”
  8. 习近平亮相拉萨 一场健康与权势的双重宣示
  9. 尖扎黄河特大桥主拱肋垮塌坠河 巨响惊醒民众
  10. 93阅兵生变 张又侠调兵进驻京郊阅兵基地
  11. 国企承建的川青铁路在建大桥绳索断裂 致7死8失联
  12. 微软各部门员工基础年薪曝光 对你有吸引力吗?
  13. 鲍威尔: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
  14. 英特尔难救 经济学人呼吁川普重视台积电与台湾安全
  15. 鲍威尔讲话后,美股急速拉升
  16. 陕西发现隋兵部尚书家族墓 墓志书法疑欧阳询真迹
  17. 无关王菲 “锋芝”婚姻破局的导火线是它
  18. 中国一家三口加拿大景区划船落水 结局太悲惨!
  19. 习近平可能不出席东盟峰会 与川普会面恐落空
  20. 亚洲首富:印度大量进口俄石油背后
  21. 鲍威尔称就业存风险 市场加大9月降息预期
  22. 导演遭质问后,屈中恒被换角
  23. 消息:川普次子9月访日 关注加密货币发展
  24. 三问尖扎黄河特大桥事故 事故原因可能是何?
  25. 鲍威尔讲话全文:风险平衡变化或要求调整政策立场
  26. 川普宣布对家具进口展开调查 50天内完成
  27. 南蒙古政要席海明:中共跨国镇压是末日疯狂
  28. 王健林现身新疆 “正探讨和克拉玛依合作的可能性”
  29. 娓娓道来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真正的高人
  30. 美媒:波音超级大单在望,中国或采购500架客机
  31. 美联邦法官阻止扩建“鳄鱼恶魔岛”拘留中心
  32. 男演员刑满释放,网友抵制
  33. 川普:芝加哥或成下一个目标
  34. 白宫顾问:莫迪是伟大领导人 但印度是“克宫洗衣店”
  35. 75岁军嫂国丽堃艰难维生 吁当局准其出境治病
  36. 川青铁路施工突发意外,7人遇难
  37. 川普:如必要,将宣布紧急状态
  38. 黄河大桥坍塌至少12死 中铁承建工程再酿惨剧
  39. 证监会: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
  40. 823罢免投票前夕 中共连两天派大量机舰扰台
  41. 川普:分文未花
  42. 深圳盐田区政协退休干部月收入近3万 引质疑
  43. “川普两场峰会只有毫无意义的承诺 什么都没改变”
  44. 深夜,美股大涨
  45. 专家:港人追求自由开放成中南海心病
  46. 【佳音时刻】暴涨闪崩 专家曝中概股骗局
  47. 極權主義中國之批判(三)
  48. 中共渗透美国 从军事间谍到文化影响的多重威胁
  49. 美联储明年票委:对降息仍持谨慎态度
  50. 不是王菲 “锋芝”婚姻破局的导火线是“这一点”
  51. 三问尖扎黄河特大桥事故
  52. 男子曝光政府人员缺岗 警察深夜上门老人被吓欲轻生
  53. 乌谴责中共党揆说话不算话 拒北京参与战后安全保障
  54. 中国股市远达不到泡沫化状态
  55. 中国2款直升机曝光,孰强孰弱?
  56. 美联邦调查局突袭搜查博尔顿住所
  57. 著名气象学家伍荣生逝世,享年91岁
  58. 千百惠曾高调晒大陆身份证 为儿子取名“高陆湾”
  59. 朝方:韩军曾进行10余次警告射击
  60. 万科上半年亏损超119亿元 依靠大股东输血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