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对峙:中方硬壳艇架上了重机枪
2025-08-22 21: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科大烽火
南海仁爱礁近期局势骤然升级,中国海军与海警部门的一场联合演练,让菲律宾的嚣张气焰遭遇强力回应。据菲律宾武装部队官方消息,中方此次出动5艘海警船、11艘硬壳式快艇、9艘海上民兵船,还搭配1架直-8多用途直升机与1架旋戈-36垂直起降无人机,更引人关注的是,部分硬壳式快艇直接架设上了重机枪。这一配置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已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做好万全准备。我们不打第一枪,但绝对不给敌人开第二枪的机会!
事件的导火索,是菲律宾率先发起的危险挑衅。在8月19日凌晨5点至6点,非法坐滩在仁爱礁内的菲海军“马德雷山”号登陆舰,突然释放2艘橡皮艇。这些橡皮艇不顾警告,径直冲向我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艇,蓄意“碰瓷”,挑衅姿态十分嚣张。面对这种主动挑事的行为,中国海军与海警部门果断在次日组织联合演练,用实际行动让菲律宾认清仁爱礁的主权归属,以及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定立场。
菲方的强硬表态背后,其实藏着难以掩盖的困境。菲军总参谋长罗梅罗·布劳纳在被问及仁爱礁事态时,竟对中国撂下狠话,称马尼拉的“红线”是不能有一名菲律宾人死亡。这番强硬说辞的根源,是“马德雷山”号上菲军士兵的补给危机。自今年5月16日以来,舰上士兵已3个多月没收到任何补给,若局势持续,士兵甚至可能面临断粮风险。菲方想通过放狠话施压,试图迫使中方让步,却忽视了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绝无妥协的可能。
回顾过往,中国军警在处理边海防冲突时,始终保持极大克制,多采用斧头、梭镖、甩棍等冷兵器,或是高压水炮、声波驱散器等非致命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事态升级,不给对方钻空子的机会。但这种克制,却被部分势力误判为“软弱”,导致他们得寸进尺,让我方一线执法人员面临越来越多危险。此次中方在硬壳充气艇上配备重机枪,正是对这种局势的必要回应。当事态失控时,数发重机枪子弹的威力,远胜于常规的非致命装备,能更有效保护我方人员安全,也让菲方彻底明白挑衅的代价。
此次演练中亮相的两款装备,更凸显了中方应对能力的全面性。首先是直-8直升机,此次出动的是直-8J 型号,相比基础款做了多项针对性改进,包括旋翼、斜梁等关键部件可折叠,方便海上部署;换装高压起落架,适应复杂海况;通信导航设备全面更新,以429总线为核心打造综合航电系统,新增组合导航、综合显示等功能,还强化了系留接头结构,能更好地配合海上执法与作战需求。
另一款明星装备是旋戈-36垂直起降无人机,展现了中方在无人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作为一款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旋戈-36融合了旋翼垂直起降的灵活性与固定翼长航时的优势,采用油电混合动力,可全自主飞行,搭载多种任务载荷,能完成实时探测、侦察监视、通信中继等任务。
旋戈-36的起降方式颇具特色,起飞时靠旋翼系统升空,到达高度后调整姿态转入固定翼飞行;降落时先大迎角爬升减速,进入悬停状态后再垂直下降,直至尾部着地。更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列装的版本,相比防务展上的展示型号还优化了机翼与翼尖设计,实战性能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已不是新鲜事。自2023年2月起,菲方的手段就不断升级,从最初的危险接近、滋扰,逐步发展到侵闯相关海域、撞击中方船只,且重点针对黄岩岛与仁爱礁两大岛礁。进入2024年8月,在美国的撺掇与支持下,菲方的挑事频率更高、动作更激进,大有得寸进尺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海军与海警的联合演练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是对菲方近期挑衅的直接回应,更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的提前防范。
南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仁爱礁的主权归属无可争议,中方始终保持克制,但克制不代表软弱。若菲方仍执迷不悟,继续在外部势力支持下挑战中国主权,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就像演练中架设的重机枪、升空的战机与无人机一样,坚定而有力,不容任何势力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