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近期高位震荡,未来走势如何?

2025-09-19 03:25: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日报

创新药近期高位震荡,未来走势会如何?

9月18日下午,永赢基金单林在一档公司栏目中,就创新药的投资、研发及出海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投资作业本课代表整理了要点如下:

1、这一波其实是以BD出海为主线的创新药投资机会。

2、中国的创新药研发不会因为投融资低迷或二级市场表现不好就停滞。

3、这是一个产业趋势的机会,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以后视镜视角看,所有这些政策对行业的扰动都是暂时性的,而恰恰在扰动发生、产生波动的时候,可能是比较好的买入节点。

4、站在当前时间节点,我们已不在起点,的确需要看到更多关于行业、关于个股能够落地的消息,或者说能够兑现的东西。

年初在所有资产都处于相对底部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特别纠结细节,只要大方向对,选择一些个股方向都是可以的。

但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涨起来了。但你不可能是不去投资了,那你就要选择那些置信度高、能兑现,而且最好能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兑现的公司。

5、哪些公司能够更好地兑现,哪些公司就能在下半程竞赛中领先。

单林,永赢基金基金经理,4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曾任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医药研究员,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医药研究员,2023年加入永赢基金。其管理基金资产总规模31.43亿元,目前管理两只产品,分别是永赢医药健康和永盈医药创新智选。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基金专注于医药行业,重点布局创新药方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突出。

其中,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类份额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14%,近一年收益率达112%;短期业绩方面,近6个月上涨72%,近3个月累计收益为25%。

8月5日,课代表就分享过单林对创新药的看法。单林认为,创新药还会出现波动,但产业趋势不变,三个方向是重点。

8月28日,在披露的基金中报中,单林再次指出,中国创新药的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全行业资产比较下来,创新药仍是确定性比较强、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

以创新出海为底色的产业趋势有望持续演绎,多款重磅国产创新药有望实现 POC,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极佳的产品竞争力。创新药有望成为全市场的投资主线之一。

单林还表示,当下的国产创新药正处于产业红利释放的前夜,而最终能穿越周期的,一定是那些真正具备硬科技实力、能持续创造临床价值的企业。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这一波就是以BD为主线的创新药投资机会

今年这轮创新药行情其实是从春节那会儿启动的。我在之前的多次直播中也跟各位朋友提到,今年的医药行情,包括创新药板块行情,是在过去四年医药板块整体超跌的背景下展开的。

回想去年年底,医药还笼罩在单边下跌的阴霾中。实际上,从2021年到2024年这四年间,整个医药板块走势都是比较疲弱的。这一波行情的起点,正是由于它足够低的估值水平。

二级市场投资很有意思,有句话话糙理不糙,叫“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我们看到很多港股的创新药标的,甚至是18A标的,一度跌破了一倍PB,甚至跌破了账面净现金。这是在非常低的起点下的一次价值修复或者说价值重估的过程,这是起点。

从春节开始,国内最早修复的是AI相关板块,也就是科技板块。比如国内的AI模型DeepSeek实现突破之后,全球对中国的创新资产有了新的认识。

最早被认知和重估的是科技相关、AI相关板块,之后医药被泛化纳入科技板块中,大家发现AI医疗也值得更多关注。

但在最早那个阶段,创新药并没有站在舞台中央。那为什么后来逐渐站到舞台中央了呢?因为产业的变化最终一定会真真切切地反映到二级市场中。

虽然过去四年整个医药的投资环境和投资体感不是特别好,但整个产业是在非常积极地变化——中国的创新药研发不会因为投融资低迷或二级市场表现不好就停滞。

相反,正是因为过去四年间,产业界在真实世界中不断推进,努力做出更好的分子,才有了今年大家所看到的创新药繁荣的局面。这是有因果关系的。

当然,过程中比如一季度末、二季度初的时候,创新药迎来了一些大的BD(业务开发)/对外授权项目,例如辉瑞引进了三生的双特异性抗体资产,BMS引进了BioNTech的双特异性抗体资产,此外还包括多种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小分子药物等,这就把主线逻辑越理越顺。

这一波其实是以BD出海为主线的创新药投资机会。

为什么以BD出海为主线呢?因为我们知道,国内医保虽然很支持创新,但的确也面临一定压力。

老龄人口在增多,老龄人口的就诊频次也在提高。如果单次客单价逐渐上升,医保的支付压力会更大。

所以,如果我们能真正“走出去”,去赚外汇、赚美金,充分表明我们的创新是具有竞争力的。

同时,在美国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都能做得很好,都能把美金赚回来、还能赚很多钱,那么在中国竞争密集程度远低于美国的市场,理应可以做得更好——这是逻辑自洽的。

所以,这一波就是以BD为主线的创新药投资机会,以上是对上半年走势的复盘。

创新药波动发生时是好的买入节点

当然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比如四月份的关税问题带来一些扰动,包括美国要去加关税,包括什么原料药、仿制药等等,美国要去控药价等各种各样的波折。

但回过头来看,其实正如我一直非常坚定强调的一点:

这是一个产业趋势的机会,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以后视镜视角看,所有这些政策对行业的扰动都是暂时性的,而恰恰在扰动发生、产生波动的时候,可能是比较好的买入节点。

因为做投资不能太顺向,要相对逆向一些。不能别人恐惧你更恐惧,别人贪婪你更贪婪,否则很难有中期的赚钱效应。

创新药投资已不是起点,要选择未来一两个季度能兑现的公司

不仅仅是医药或创新药板块,整个市场中各类资产,包括板块和个股,都是有共性的,底层一些原理是一样的。

核心一句话是:没有永远涨的板块,也没有一直跌的个股,其实都是有波动的。

创新药其实从今年一季度末开始,一直到今年的7、8月份,走势都非常强势。但从八月初或中旬一直到现在,其实处于一个高位震荡的过程中。

震荡的原因有多种:

第一,全市场是否有比它更能够鼓舞人心的资产?比如前段时间的CPO,以及美国降息预期带来的黄金投资机会等等,这些是新的、可以分流资金的热点或投资机会。

第二,站在当前时间节点,我们已不在起点,的确需要看到更多关于行业、关于个股能够落地的消息,或者说能够兑现的东西。

这是我从年初到现在逐步演变的观点——年初在所有资产都处于相对底部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特别纠结细节,也就是所谓“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只要大方向对,选择一些个股方向都是可以的。

但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涨起来了。

但都涨起来了,你不可能是不去投资了,那你就要选择那些置信度高、能兑现,而且最好能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兑现的公司。

因为只有兑现,尤其是中后期资产能够兑现,这些企业的真正估值才会进一步重估或重塑,未来的赚钱效率也才能体现,包括DCF现金流折现的置信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这可能是下一步这些企业能够展现投资机会的很重要的点,也就是“兑现”。

这个词其实我在今年5月份新华社直播的时候也讲过。哪些公司能够更好地兑现,哪些公司就能在下半程竞赛中领先。

四季度创新药行情展望:四大驱动力凸显

四季度其实有很多可以期待的点,我来盘一盘:

第一是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中国的创新企业公开自己的创新药临床数据的平台,让全球的企业、研究机构看到他们的成果。

为什么要做这个?

第一是为了秀肌肉,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这件事,而且做出的数据非常好、非常亮眼。

如果不披露,很多潜在的海外合作伙伴很难了解到你的数据,甚至不知道你实验的存在。

一旦披露,就可以进行沟通、接触,探讨达成海外合作的可能,这就回到了我们主线的BD上。

所以,没有数据披露、没有data show out,就没有下一步。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是医保谈判。每年下半年都会进行医保谈判,医保谈判对于国内创新药放量非常重要。

第三是中国创新药的BD会逐步实现落地。其实包括今天A股也有一家公司刚刚达成一个小核酸药物的BD交易,股价表现还不错。一定要看到切实的落地。

我们所描述的未来中国创新药进行革新、迭代、成为下一代全球blockbuster(重磅药物)的过程,一定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去兑现。我觉得这在下半年非常重要。

第四点,四季度往后,我们会看到很多公司陆续进入盈利周期。

大家以前不敢投、不想投或者不愿意投创新药的原因,第一是可能看不太懂靶点,第二是公司不盈利,估值很难锚定——你说15倍PE、20倍PE、25倍PE都可以,但毕竟要有盈利在那里。

如果不赚钱,怎么去衡量药品的价值?所以早期这类资产的投资,主要是医药相关的专业投资者参与得多一些。

但在今年、明年、后年,一旦创新药企盈利以后,投资框架会变得特别简单——就是看报表。

只要你高增长,就会有更多投资者关注。尤其在整个宏观环境假设没有特别好的背景下,稀缺的高增长资产一定会被追捧,也一定会展现其投资价值。

创新药研发两个维度,四个领域

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研发领域非常务实。务实体现在两个维度:

一,患者人群足够大,要解决患者的真实疾病问题,患者人群多说明药品未来治疗领域、应用空间和商业化价值更大;

二是,这些领域往往是很多大型外资药企重点布局的方向。

我举几个例子:首先是肿瘤领域。我们知道海外大型MNC(跨国制药公司)以PD-1单抗为代表的专利药物,比如K药、O药等,马上就要迎来专利到期。

那么谁能去迭代?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做这件事。包括我刚讲到的辉瑞和三生的合作,其实也是相关下一代迭代药物的布局,比如PD-1/VEGF、PD-1/IL-15、PD-1/IL-2等等,这都是很明确的迭代药品逻辑。

再者就是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这就是一个“分子导弹”:前面是抗体,中间是连接子,后面是小分子毒素。

它像精准制导一样,找到肿瘤患处,释放小分子毒素进行杀伤。中国人在这方面非常擅长,也达成过非常大的BD交易,这些都是公开信息。

接下来是代谢领域,比如减重、慢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等。

为什么这些领域受到重视?因为人群的确足够多。最好的商业模型其实就是大多数人都能用的药,这一定是最好的药品。我们回头看,除了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就属减肥GLP-1相关药物的放量爬坡最快。

再者就是小核酸药物。小核酸治疗的领域我概括为“慢病长治”。比如有些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往可能天天吃药,现在有一款小核酸药物可能半年给药一次、打一次针,就能控制疾病,极大提高依从性。

所以这些领域,包括我刚讲的肿瘤、代谢、小核酸等,以及其他一些慢病领域,中国企业都布局得非常靠前,而且针对性很强。

针对性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是针对庞大的患者人群,第二是针对海外大药企的专利悬崖。其实就是这两个维度。

创新药出海两种方式,更倾向第一种“草船借箭”

创新药国际化出海我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BD,所谓BD就是“草船借箭”的方式。

中国大多数企业目前可能没有那么多财力、物力、人力去投入海外市场开发、全球临床等等,那就需要“抱大腿”,找到那些需求侧需要克服专利悬崖的企业——海外大型药企,如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辉瑞、艾伯维等。

通过与他们合作,把中国的产品在海外做临床开发乃至进一步商业化。

但所有BD达成的核心前提都是药效。现在中国的药品开发与过去五年、十年相比差别非常大,核心路径就是药效好才是一切,必须能真正解决患者问题。

大药企买你的药品去海外还要花很多钱开发,不可能买一个安慰剂回去。而且他买的药不是从零做起,是要去迭代他之前已经卖了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品种,药效必须比之前的重磅产品更好。

所以药效是一切的前提。

当然这里还涉及很多问题,比如临床推进效率、临床数据扎实程度、中美数据一致性等等,都是在BD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是第一个维度,“草船借箭”的BD维度。

第二个维度是靠自己做商业化。

靠自己商业化真的很难,需要投入非常多资金、人力、物力。而且同样地,药效依然是基石。

靠自己去销售,大概率要把药品做到同类药效全世界最好才可以。中国其实已经有这样的企业了,而且一旦做成,在美国的销售放量会带来非常非线性的增长——今年卖一亿,明年可能五亿,后年十几二十亿。但这对企业和药品的要求都更高。

所以就中国医药工业现状而言,第一种方式(BD)可能更合理。

毕竟在美国做临床,一个病人花费可能高达四五十万美金,一个大几百人的临床几亿美金就没了。

中国现在不光医药行业,全行业赚钱都没那么容易,大家资金都得精打细算。

所以第一种方式对当前中国企业来说更符合国情。当然自己做的话,挑战很多,包括海外大MNC对你的专利挑战、药效质疑、准入监管等等,都需要一步一步克服。

好在这些都在逐步实现的路上。我觉得我们已经迈过了从0到1的阶段,大家应该对整个产业有信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公开指责59岁司法部长
  2. 颜真卿晚年代表作〈颜鲁公家庙碑〉
  3. 柯克追悼会:半个川普政府与他有关 对美国影响不可估量
  4. 川普推金卡 $100万可获特快审批 称将为国库进帐千亿
  5.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恐时日无多
  6. 川普政府终止数千名叙利亚移民在美合法身份
  7. 柯克葬礼:20万人报名参加 川普、遗孀预计致辞
  8. 柯克之死以后,美国“取消文化”再也禁不住
  9. 美国人组团“恶意”抢票,印度人怒了!
  10. 【柯克生前访谈】中共是美国最大的敌人
  11. 冯德莱恩回应川普要求对中印加税:欧盟会自主决定
  12. 新冠新毒株席卷加拿大 让人特别难受新症状是…
  13. 柯克追悼会 马斯克现身会场
  14. 川普:查理‧柯克本有机会成为总统
  15. 美媒:中美TikTok协议 华府或从交易进帐数十亿美元
  16. 【现场直击】众多朋友怀念柯克 川普到场
  17. 从“小平”到“近平”名字里的玄机暗示中共亡期
  18. 塔利班“寸土不让”:归还巴格兰空军基地绝无可能
  19. 历史高点被“踩在脚下”,所有资产都在涨!
  20. 巴菲特被曝已清仓比亚迪,持股期间比亚迪股价涨超38倍
  21. 第一批入手iPhone新机的用户已经“翻车了”
  22. 马伊琍女儿晒庆生照,越长越像爸爸
  23. 柯克葬礼入场辨定、转播时间及致辞名单一次看
  24. 美众议员罕见访华,向中方释重要信号
  25. 以色列总理急了
  26. 过度政治化?WSJ:川普取消年度“饥饿调查”
  27. 美军工巨头主动曝光新产品
  28. 北邮成功研发"卫星互联网防火墙",SpaceX的星链都没有!
  29. 释永信直系女亲属及多亲信被带走 涉多名私生子女及刑案
  30. 加亚裔市长出奇招吸引家庭医生
  31. 大凶 被誉为帝王生死晴雨表的潭柘寺古树干又突然折断(多图)
  32. 刘强东“10年1元年薪”之约,到期
  33. 最合适家庭的五款日本车 含两款丰田混动车
  34. 银行柜面下的“资金迁徙”
  35. 被誉为神草的车前子 还有特异功能
  36. 吉米不是最后一个 FCC主席:美国传媒将有巨变
  37. 《731》票房上看15亿 面临差评危机 留言区“沦陷”
  38. 纽森禁止执法人员戴面罩执法
  39. 中国Z世代集体沦陷,症状曝:离开韩国就崩溃
  40. 中国一餐饮巨头现关店潮 半年关闭88家
  41. 邓小平为什么要隔代指定胡锦涛为储君?
  42. 现场民众:这场觉醒正是世人亟需的
  43. 恭祝李洪志先生中秋快乐 纽约法轮功学员颂师恩
  44. 李湘王诗龄出席大秀,母女俩身宽体胖
  45. 川普:会把柯克追悼会当作是疗愈时刻
  46. 动坏心思比干坏事还可怕!4种恶念耗尽阴德
  47. 实属罕见!美军工巨头主动曝光
  48. 川马在查理·柯克追悼会上握手了
  49. 08年策划谋杀情敌女子,获假释出狱
  50. 蔡少芬庆祝52岁生日,三孩齐出镜
  51. 于朦胧案主谋曝光 长相酷似蔡奇身份神秘
  52. 于朦胧案调查10天抓3网友 警方通报令舆论炸锅
  53. 37岁华裔身价180亿,靠AI成最年轻亿万富翁
  54. 蔡国强喜马拉雅“炸山”官媒怒批 网友:这是炸龙脉
  55. 民主党频贴川普“法西斯”标签 共和党顾问驳斥
  56. 波兰关闭边境 中欧班列受阻 中国外贸商受挫
  57. 快艇运1000kg可卡因!美战机出动空袭摧毁
  58. 中产们在山姆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供养世界女首富
  59. 传统硬件股价飙升,AI外溢还是泡沫迹象?
  60. 马斯克现身柯克追悼会 与川普闹掰后首度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