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卷了”大陆教师揭升学竞争的残酷

2025-07-01 07: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在中国,升学已不再只是孩子个人的教育提升,而是一场全家动员的“阶级保卫战”。从课余补习竞赛到家庭财力透支,从大学扩招到就业困局,教育系统内的压力链早已不堪重负。本文汇整教师、家长与学者观点,从多个面向审视当代中国教育的集体焦虑。

“别再卷了!”对升学竞争的反思与质疑

教育博主“@赵九妹父母智慧”近日在网上热议的一场讲课中直言不讳地分析了高考制度与内卷现实。

她向高中班的学生及家长说明,中国高考分数段清楚对应未来教育层级,自700分的清华北大到200分的专科院校,“分数决定命运”几乎是铁律。

她指,一本(一般重点本科,高考成绩500多分,)录取率仅有13%,也就是有87%的学生进不了重点院校。这种结构实质上已变成一套社会分层工具,而不是知识公平竞争的机制。

赵老师强调,“你卷没有用。”她认为对于无法进入“一本”的学生家庭而言,过度补课只会加剧家庭与孩子的负担,建议家长适时放手,“承欢膝下乐呵呵”也是出路之一。

北京家长沈先生的观察更加残酷,他对大纪元说:“孩子如果不读到硕士,你上完大学都没有用。你就废了。”

他认为教育早已变质为资源与阶层的竞技场,不是拼成绩,而是拼资源:“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是真真正正在那学习的,剩下都是达官贵人和有权力家的孩子在那较量。”

家庭资源与青春的代价

升学不仅吞噬了青少年的青春,也消耗了整个家庭的资源。家长沈先生说道,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家长挣的钱有80%花在孩子身上”,补习、体育、钢琴、英语,每样都不能落下。

赵老师以一组估算揭示升学成本:本科四年学费13万元、补课与设备费5万、生活支出7万、考研支出20万、毕业后车房支援至少70万,加总“轻松破百万”,最终却换来孩子26岁无业、家长身心俱疲。

前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这些投入往往得不偿失,不仅造成“学无所成”,更引发家庭经济与心理双重焦虑。他形容教育已成为“集体焦虑的陷阱”,而非改变命运的阶梯。

当教育制度成为筛选阶层的工具、当心理健康数据节节攀升、当教师与学校商业化操作日益严重……教育已不再是学习的过程,而是压力的重复轮回。

“这个赛道能让你轻易退出吗?不能!它不会放过你,也不会饶过你。”赵老师的话刺中现实核心,那就“别再卷了!”

教育压力层层转嫁 青少年抑郁与自杀数据惊人

中国青少年正承受史无前例的心理压力。根据《2025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小学生抑郁比例已达10%,初中生为30%,高中生更高达40%。2024年上半年,青少年自杀率同比暴增76.9%,自杀或自伤的年龄中位数仅为13岁半。

李元华指出,这不是单一学校或家庭的问题,而是社会压力层层转嫁的结果:从整体制度到学校、再到家长,最后到学生个体。

他提到,底层百姓将教育视为唯一的翻身希望,导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学生则成为承压主体。他认为:“从心理与生理发展来看,孩子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才导致普遍的忧郁与厌学。”

博主“@天赋家心理咨询上海”最新的一段视频显示:2024年教育系统心理健康白皮书也显示,中小学生因情绪障碍休学的比率暴增,五年内增幅达240%。其中45%的休学生伴随自伤史,复学失败率与“病耻感”密切相关。

该博主指出:“家庭应是避风港,而不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提到,教育界的“三不困境”值得深思:家长不敢承认、学校不会处理、社会不够包容。

就读于三线城市某职业高中的罗同学向大纪元透露,自己班是女生班,有28名患有抑郁症。“父母不愿再花钱养着的,就早早赶出去打工,任其自生自灭。”这种现实令人不忍卒闻。她的班级人数是50人。

高等教育扩张的代价:学历贬值与失业延后

居住北京的法学学者刘铭(化名)对大纪元说道,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行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已导致“供给过剩”,毕业生远超市场所需。尤其是各类高校盲目设置经济、法律等热门专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

刘铭说,“很多毕业生进入游民状态,无法对口就业,沦为剩余人才。”他强调应从“唯学历崇拜”中走出,建立“终身学习”与知识尊重的社会氛围。

这一观点亦与赵九妹的主张呼应:研究生考试成为对就业压力的“延迟管理”,学生不是因为竞争力而考研,而是因为没有工作,只能“多混几年”。

教育职责变调 教师角色商品化

在经济驱动下,教育角色逐渐变质。李元华表示,教师群体已从原本“教书育人”的角色转为牟利工具,许多人不传道、不授业、不解惑,甚至连自身专业也不过关。李元华直言:“这个本应该受人尊敬的职业,已成为压迫青少年的存在。”

赵老师则进一步揭示教育的经济逻辑:对极少数高分学生而言,教育为国家战略储备人才;对多数学生与家庭,则成为“被消费的对象”。高额学费、补课、住宿、数字设备……从手机到学区房,家庭被深度绑入教育商业链。

赵老师痛批,教育体系不但完成社会阶层分流任务,更成为刺激内需的经济引擎:“房地产撑不起来,只能靠大学生与家长消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习再遭重击 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蔡奇副手被贬
  2. 【秦鹏观察】官宣失权?习被元老“立规矩”
  3.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有新变动
  4. 传广州岭南会陶然轩公告停业 网友:老板牛
  5. 民运元老:中共“南湖红船”实为卖春花船
  6. 习近平的三个会议与马兴瑞的另有任用
  7. 卢比奥:美国国际开发署正式停止运作
  8. 海内外人士七一谈中共“末日化”
  9. 民调:近8成美国人支持出兵协防台湾
  10. 宋武帝刘裕: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11. USAID最后一天 奥巴马小布什罕见联手谴责川普政府
  12. 美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大而美法案
  13. 从达特茅斯到OpenAI,AI的历史是一部争权史
  14. 再这样吃丝瓜,肾就废了
  15. 伊朗兵败如山倒,原来是印度反水
  16. 【百年真相】从延安到中南海 高官奢华特供揭秘
  17. 饶毅:我的美国老师纷纷退休
  18. 川普:将迎来爆炸性经济成长
  19. 川普急了:“精简版”协议
  20. 湖北破纪录暴雨!洪灾一夜摧毁全城 悽惨视频曝光
  21. 大摩警告:关税已构成严重威胁
  22. 数十人因抗议“大而美法案”而被捕
  23. 走进马达加斯加:非洲大陆外的宝藏
  24. 日本将于明年开采深海稀土 减少对华依赖
  25. 智库专家呼吁:堵住芯片漏洞 防中共钻空子
  26. 众院领导人承诺国庆前通过参院版大而美法案
  27. 昔日小粉红七一感言:中共很肮脏很可耻
  28. 科学家:时间或并非只有一个维度
  29. 香港的“秩序”,代价高昂
  30. 七一为中共送葬 洛杉矶华人中领馆前烧党旗
  31. 美国起诉2台湾人,渗透上百美企
  32. 美国海军导弹测量舰现身中国近海引关注
  33. 万斯关键一票:打破50-50僵局
  34. 习近平主持财经委会议:治理低价内卷 去落后产能
  35. 毛主席去世前,面色灰黄、嘴唇青紫
  36. 谁能听懂这灵隐寺外的“知了”声声?
  37. 韩国展示新型超空泡鱼雷及研发进展
  38. 川马翻脸,特斯拉遭殃
  39. 谁才是幕后推手? 外蒙古独立的历史真相
  40. 美参院通过美丽大法案 川普:将迎来爆炸性经济成长
  41. 封锁这航道?美情报:伊朗“悄布水雷”恐断全球能源命脉
  42. 卫星图像:福尔多核设施出现挖掘机起重机
  43. 是否驱逐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们得研究看看
  44. 欧央行定调: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45. 江苏男子手部外伤被要求查前列腺 亲属发声
  46. 川普限制出生公民权遭挑战
  47. 初选最后结果:曼达尼以56%对44%胜库默
  48. 栽在3份指纹 菲律宾前市长郭华萍是中国人
  49. 川普:美印可望达协议 助美企打入南亚市场
  50. 智永《真草千字文》留下正统王氏笔法
  51.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52.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声
  53. 美国母亲给三个孩子吸大麻 理由竟是“提早接触防范未然”
  54. 曼达尼在视频中说:夺取生产资料为最终目标
  55. 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美议员怒斥
  56. 美国6月失业率恐突破4.3% 全国各州数据曝光
  57. 急坠8000米 乘客"魂没了 腿在抖" 中国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58. 针对“大而美”法案,美国会山上演“马拉松”耐力赛
  59. 新疆书记马兴瑞突卸任 专家:习被剪裙边
  60. 川普促众议院通过参院版《大而美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