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涨价是必要的。”,通胀要来了吗?

2024-05-05 20:25:2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维舟

你可能也看到了这条新闻:几条高铁的票价即将上浮约20%。自2021年京沪高铁提价10.7%以来,这是国内高铁票价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问题是,这意味着什么?

耐人寻味的是,上“百度热搜”的不是这一新闻本身,而是“专家称高铁涨价是必要的”: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解读称,如今大规模公共投资已不再可行,因此,“对于已有的公共事业,提高其服务价格是必要的”。

去年6月,兴业银行的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曾提出必须及时推动公用事业的改革,特别是,很多地方水电煤气费、公共交通费用,已经10年没涨价了,适度提高价格,至少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只要将涨价“控制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这样的涨价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基本生活成本的上涨已经开始了:2023年11月,部分地区宣布峰时电价上涨50-80%;也是在去年底,上海城投集团下属的浦东水务宣布自2024年元旦起,上海各区水价陆续宣布上涨了,以浦东新区为例,三个阶段的水价分别上涨20.17%、22.1%、52.87%。

上海水费上涨时,“城事堂堂主”在一篇《澡都洗不起了:上海自来水涨价20%起,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中就揣测:“既然说了水价、电价,那么燃气价呢?2024年会不会也发生一些变化?”

他似乎猜对了:三四个月后,重庆、成都的燃气抄表事件,虽然事后解释说是技术失误,但许多居民确实蹊跷地发现自家的燃气费突然异常飙高了,只不过蹊跷归蹊跷,普通百姓就算不相信官方解释,还能怎样?

我猜想,这一切不大可能只是巧合,而是一个已经开始的“温水煮青蛙”过程:水、电、煤气、交通费等居民生活的基本开支,都会逐渐上涨。虽然这看起来东鳞西爪,但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画面。

在解决财政危机时,国家通过垄断生活必需品的定价权,从中隐蔽地抽税,这是中国的传统艺能。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古代的盐政,国家垄断专卖,价格很高,但你不买不行,私自贩卖都是非法行为,只有铤而走险的盐枭才敢。盐是每家每户都要吃的,看着单价也不多贵,但因为消费量巨大,最终还是非常可观。

梁庚尧在《南宋盐榷:食盐产销与政府控制》中指出,“政府经由对产销过程的控制,以提高盐价的方式,从盐榷中取得了丰厚的利源,用以支持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财政”,这是历代的常规做法:

食盐是南宋时期重要的商品,盐利则是南宋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南宋政府取得这项收入,来自对于此一商品的专卖,此即当时所称的“盐榷”,从生产到运销,都由政府控制。在完全掌控产销过程的情况下,政府以高出成本甚多的价格出售食盐,取得了丰厚的利润,成为所倚仗的财源。所以能够如此,在于食盐产地有限,有限的产地却又能产出丰富的产品,而食盐是民生必需品,消费人口众多,政府因而谋求用独占的方式,获取利源。

在盐榷制度之下,消费者没多少选择,他们“必须买贵盐食用,或是遭受抑配,甚至在配销的情况下缴钱而无盐可领”,但他们至少还有一项选择,就是购买私盐——虽然那是非法的,但私盐价廉物美,还是能满足一部分需求。

当下的水电煤气、公共交通和古代的盐是同一个道理:官方垄断所有环节,又是百姓日常必用。如果说和古代有什么不一样,那或许是:古人还能买私盐或甚至不买盐(辣椒的兴起,最初就是西南山区的穷人代盐的),但你现在更没得选择——你饭可以不吃,却不能不用水、不用电。

之所以此时此刻齐刷刷地上调这些生活成本,恐怕也不是偶然的。这方面大概很难找到什么明确的指令,我也只能提供一个思路:三年防疫下来,各地财政已经出现了大窟窿,而楼市的暴雷又摧毁了土地财政这根支柱,且不说原本对公用事业的补贴难以为继,还有什么比公用事业更现成的收入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难怪,各地都纷纷在这些上面想办法,或明或暗地这里调一点,那里涨几分。理论上说,要涨价既不需要听证会,更不需要走什么流程,唯一的阻力,不过是顾忌一点老百姓的反应,要尽量将这种不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割肉的时候不能割得太痛了,但割还是要割的。

要让人尽量无痛地接受,最好悄悄地进行,但有时则需要有人站出来论证,这种调整是必要的、甚至早该如此了。不管怎样你都得接受,无非是需要一个让自己宽心的理由,是吧?

按经济学的常理推断,这些生活基本成本的上涨,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因为这牵涉到所有人,谁不想把这些赚回来?尽管这难免让一些人承受经济压力,但从大局上来说,温和的通胀却可能带来更漂亮的经济数字。

更何况,这还能化解房价问题:如果物价上涨一倍,而房价不变乃至下跌,那么到那时,现在看起来很高的房价也就显得没那么高了。

当然,所有这些都只是我的推测,我也并不希望这是真的,毕竟我还想让自己手头的钱更经花一点。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这一天到来,你我做好准备了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警惕!这6种坏习惯最伤血管
  2.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们找到的这位奥运收藏家吗?他来上海寻宝了
  3. 张若昀一家三口现身重庆:老婆身材火辣,4岁女儿笑起来像张若昀
  4. 印度陆军给世界新的震撼,“反坦克拖拉机”曝光..(组图)
  5. 【拍案惊奇】报告揭中共计划:不战而拿下台湾
  6. 因低俗营销被新黄河曝光的捷途直播间账号已被无限期封禁
  7. 北京姑娘买下16㎡LOFT,利用4米2层高切隔层卧室,网友:想搬进去
  8. 美股道指首次收盘冲破4万点,金铜创新高,银镍爆拉(组图)
  9. 美国会听证 议员:中共“一带一路”扩张极权
  10. 家门外曾倒挂国旗引争议 大法官阿利托回应
  11. 【远见快评】台湾立院大乱 与习密令有关?
  12. 闹大了!高校舞蹈学院院长和学生一起跳舞,引发热议,网友笑趴了
  13. 真敢说!六年级男孩搭讪34岁少妇,对话曝光让人脸红,网友炸锅!
  14. 好人难当!扶老人被讹后续:监控还原真相,南京警方评论区沦陷!
  15. 加拿大夫妇SUV被盗后竟收到停车罚单 警方毫无作为(图)
  16. 聚焦国际博物馆日|“镇馆之宝”这样被看见②:走出库房走进展厅,让文物光彩照人
  17. 日本大学剧毒化学品不翼而飞 又是校园投毒案?(组图)
  18. 太原一学校疑似用淋巴肉做饭?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该内容为谣言
  19. 私生活混乱,几十万玩一次?主持人涂磊被曝:已报警,奉陪到底!
  20. 韩国顶级风月小三:大尺度的演技 堪称韩版小汤唯(图)
  21. 湖北男子嫖娼被捕,留下无人照看的牛群迫妻子返乡接管?网友炸锅
  22. 纽约亲共人士持钢管威胁民主活动 引冲突
  23. 创意海报·国际博物馆日|喝奶茶、养宠物、敲架子鼓……想不到吧!原来古人这么“潮”
  24. 路透:马斯克拟设立中国数据中心 押注特斯拉AI应用
  25. 习近平为何情不自禁拥抱普京?普京套牢习近平(图)
  26. 川普和梅拉尼娅参加巴伦高中毕业典礼
  27. 张天爱现身戛纳引爆热搜 生图好像没穿 身材好辣(组图)
  28. 无性男女组成快乐“父母搭子”缺点是只有国外有(组图)
  29. 21岁美国歌手巡演上衣突然崩开 巧妙化解尴尬(组图)
  30. UN制裁网络被削弱后 朝鲜向中国派遣大量工人
  31. 台北律师公会谴责国会多数阵营违反程序正义
  32. 台准总统赖清德就职演说 4大关键元素曝光
  33. 学者连署批国会暴力 专家质疑为何强推法案
  34. 应对南海危机 日本助菲律宾增购5艘巡逻舰
  35. 为什么房价一跌,刚需好像就消失了?来看看网友们都怎么说的!
  36. 庆余年2:直到逼老金和女儿发生关系,袁梦都不知!自己离死不远
  37. 热搜第一!雷军登顶《歌手》摇人榜第一!本人回应(图)
  38. 同样演花魁,王晓晨对比王楚然,才知啥叫媚骨天成,啥叫艳俗做作
  39. 《歌手》第2期大翻车!全员破音跑调,这两人被淘汰(组图)
  40. 西双版纳一茶厂土方坍塌3死3伤 画面曝光
  41. 督察组发现小江豚被困油污 当地官员:它是条大青鱼(图)
  42. 台立院闹哄哄 国会职权修法看懂4大攻防重点
  43. 中国学生晚上九点还上课 震惊外国教师(视频)
  44. 雷雨冰雹来了,紧急停运!波及这些地方
  45. 中国海警3502编队在黄岩岛海域投入训练
  46. 中国女足新帅首期集训名单:王霜、王珊珊领衔,山东女足刘晨入选
  47. 彩绘玻璃安装好了!巴黎圣母院估12·8重新开放
  48. 故宫景福宫区域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开工
  49. 上海公积金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存量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调整后的利率
  50. 合肥私家车执法后续:官方通报,执法男身份被扒,车主坚持不和解
  51. 巴基斯坦官方发声: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你怎么看?
  52. 城管深夜开私家车无证执法砸车:回应来了,合肥警方评论区沦陷
  53.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再次严厉指责美国反兴奋剂机构撒谎
  54. 中国留学生刷爆百万信用卡引热议 律师表示:想逃不容易
  55. 美国会女议员与已婚男议员被曝恋情后承认在愉快交往
  56. 事关房贷及首付比例等,央行政策“三连发”!
  57. 男子自带米饭被禁止上火车 当场怒摔 12306回应(图)
  58. 赵露思近照美爆全网:内娱普女脸变豪门千金颜(组图)
  59. 去父留子?“未婚女性不能使用精子库”上热搜(图)
  60. 太炸裂!马思纯又胖了,膀大腰圆变成了“刘欢”,本人回应引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