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 谁在买进?为何旺量不旺价?难以为继?(组图)

2024-04-18 06:26:0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



香港楼市跌跌不休,港府月前宣布一系列楼市松绑措施,终结长达14年的“辣招”时代,此举一度迅速推高交投量,却被指“旺量不旺价”,反弹势头只是昙花一现。BBC中文采访多名买家、业内人士和学者,了解市场对未来楼市的看法。

“撤辣推波助澜,逼到我们终于做业主。”今年33岁的香港本地人李小姐对BBC记者说。

她和丈夫结婚两年以来都是租楼,期间不断物色合适买盘却未有上车,直到港府宣布楼市“撤辣”,两口子旋即在一周内置业。

“其实第一次看楼已经很喜欢,地点、价钱都适合,但还是抱着观望态度慢慢想。撤辣突然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我们怕多了买家来抢,之后会更难买,所以不敢再等,立即拍板。”

他们购入新界大美督一个村屋三楼连天台单位,面积合共约1400呎(1呎约合0.11平方米),业主开价450万港元,成交价428万港元,李小姐认为价格十分优惠。

“业主说移民要卖,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看好长远楼市,很难再有好的升势,投资来讲没有什么价值,但始终有自住需求,租楼的租金和买楼的每月供款差不多,不如趁价钱低买。”

她的个案并非特例,港府2月底撤辣后加快了买家入市步伐,推高二手交投量,反映香港主要屋苑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曾连升三周共2.84%。

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对BBC中文表示,撤辣后看楼量和交投量立刻活跃起来,多了准买家入市,“大家觉得再晚一点买会变贵,会快一点做决定”。

为何现在撤辣?



回顾香港楼市“辣招”起源,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央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低利率下大量热钱流入香港楼市导致楼价飙升,港府为压抑楼市升势及打击短炒,2010年底引入额外印花税(SSD),买家在两年内转售单位须缴付楼价5-15%税款,转售期其后改为三年。

当局在往后数年陆续“加辣”,增设买家印花税(BSD)、双倍印花税(DSD)和新住宅从价印花税(NRSD),向非本地人士及以公司名义的买家,以及购入第二套或以上物业的买家,征收楼价15%税款,2023年曾下调至7.5%。同时,金管局收紧按揭条件及实施压力测试,大大提高买家入市门槛。

在辣招下香港楼市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只升不跌,但三年新冠疫情、美国加息和移民潮等因素终结了这个神话。去年二手房成交宗数创28年历史新低,仅录得29690宗,楼价也拾级而下,从2021年8月的历史高位累挫近四分一,部分屋苑更出现三成或以上蚀让。

楼市疲弱影响港府财政收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28日宣布楼市全面“撤辣”。

值得留意的是,楼市疲弱令发展商欠缺投地意欲,竞投出价也相当保守,去年多达六幅地皮流标。香港政府长期靠卖地增加库房收入,但2023/24年度地价收入仅194亿元,远低于原本预算的目标850亿元,让港府陷于更进一步的财赤问题。

当局遂于今年2月28日《财政预算案》宣布全面“撤辣”,取消2010年以來推出的各项辣招印花税。金管局同日取消压力测试,并放宽3000万元以下自住物业的按揭上限至七成,非自住物业也由五成提高至六成。

撤辣效果如何?

地产业界欢迎相关措施,认为撤辣效果立竿见影,新闻媒体上也一时间大量好消息,指有业主反价封盘,有单位加价10万元成交。

撤辣后楼市销量反弹,但短短一个月后后劲不继。

但楼市反弹势头后劲不继,中原指数踏入4月已开始回落,上周末香港十大屋苑二手房成交跌至单位数,为撤辣后首次,创了七周低位。楼价则被指“旺丁不旺财”、“量升价反跌”,成交价普遍大跌,至少有十多宗二手成交蚀让,贬值15-40%。

中原地产陈永杰坦言,由于整体经济差,加上发展商库存量高,套现需求大,一手楼盘并没有加价,因此成交宗数多也无法提高楼价,“但至少市场气氛炽热了,楼价没有升都起码止跌”。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则对BBC中文表示,撤辣后的楼市小阳春迅速打回原形,“现在不能再用辣招做藉口,大家都看到真面目”。他认为撤辣对楼价的影响只介乎正负5%,更重要的因素是全球战争风险、利率,以及香港和中国经济。

“股市通常都走先于楼市,现在香港股市血流成河,恒指跌穿两万点,香港人财富缩水,自然不会消费更不会买楼。经济差加上移民潮,金融业裁员,零售餐饮业结业潮,航空业无法回复疫情前,连学校都要杀校——现在除了公务员之外,我想不到有什么行业的人很稳阵,那谁会买楼?”

他补充指,房地产作为长远投资,买家要还25、30年房贷,届时已超过2047年“五十年不变”大限,“这很敏感,前景看不透,没有人知道25年后怎么样”。

为何发展商抛货促销?



撤辣被视为发展商的逃生门,各大地产商务求去库存,纷纷低价促销,要钱不要货。

近期最为瞩目的是长实旗下黄竹坑Blue Coast,开售首批以“蚀让价”呎价2.1万元推出,比毗邻的海盈山便宜约两成。鹰君与港铁合作开发的何文田朗贤峯首批均呎1.9万元,较邻近项目低25%,价位重返同区8年前水平。

此外,将军澳日出康城Seasons Place首批130伙价单平均呎价1.4万元,创近5年同区新盘首批折实平均呎价新低。九龙湾泰峯推售首批168个单位,则以平均呎价1.48万元的“劲蚀”开价。

BBC记者曾到泰峯售楼处观察,现场人山人海,多名地产经纪都说“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旺”。准买家大排长龙,很多是有自住需求的本地市民,认为该盘呎价与同区二手楼相约,颇具吸引力。

地产业界数据显示,3月新盘成交量超过4100宗,较2月爆增约14.5倍,但成交宗数能否消化供应量,还是引起市场疑虑。


分析指今年的新盘存量需要30个月才能消化

香港去年只售出1.1万个单位,发展商的一手房存货截至去年底有2.3万伙,创逾20年新高,加上今年可出售的新盘约2.8万伙,存量高达约5万个单位。摩根大通分析指,即使今年乐观估计全年售出单位可增至2.2万个,仍需要逾30个月才能消化所有潜在的新盘库存。

该行预测,今年香港楼市成交按年改善30%,但住宅楼价料跌5%至10%,若参考中国内地一线城市放宽房策的经验,一两个月内成交量会上扬,但之后再次回软,相信香港情况相若;当市场对于楼市的消息再次转向负面,例如去货速度下降,届时地产股的沽空比率将会再度上扬。

买家去哪儿了?

撤辣后压抑已久的投资者可重投楼市,市场期待这能让香港楼市重新上路。

撤辣后的银主盘拍卖现场人頭涌涌

环亚拍卖行3月中举行物业拍卖会,现场有近150人挤满狭小的宴会厅参与竞投,气氛为近年罕见。当天推出61个单位,拍卖前已有约10个银主盘(法拍房)预先获承接,即场再有5伙售出,大部分以低市价售出。

“一场拍卖十几个单位,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该拍卖行董事总经理区蕴聪对BBC中文表示惊喜。“撤辣后的楼市回复自由市场,许多很久没出来的炒家也出来买东西。”

但他同时指出,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和利率高,对撤辣后的楼市不会过分乐观。“过去十几年有辣招晾着楼价,如果撤辣后跌,就证明经济真的不好,就好像1997、2003年的跌市。”

资深投资者、“凶宅大王”伍冠流

尽管反应热烈,投资者的確仍很谨慎。有“凶宅大王”之称的资深投资者伍冠流到场,目标是购入荃湾中心一个开价190万元的凶宅单位,经过3至4组客人出价后最终成交价为245万,高于他的预期,他并没有竞价。

“以前有八折已经很开心,现在七折才会考虑,否则就宁愿放弃。因为现在供应太多,移民潮之下人口大减,楼价不会升很多,买货要很小心。”他对BBC中文说。

场内另一位本地投资者、从事旧楼收购重建的曾女士也没有出价,她认为撤辣后雷声大雨点小,拍卖会上只有细(低)价单位有人投,“来来去去都是两三百万那些”,传统蓝筹地段如半山区的单位则被收回,“反映中产、有钱人都走了”。



图像加注文字,空手而回的物业投资者曾女士(左)和李先生(中)

投资者李先生同样空手而回,他认为当天拍卖项目不够吸引,又形容香港长远“没什么希望,我十几个律师朋友走了一半,连我70岁的阿妈都去了澳洲”。

除了香港本地人,外地买家又如何?在新盘泰峯推售当天,记者观察现场有少数中国大陆买家,都以小业主为主。43岁张女士特意从厦门乘搭高铁来港,希望购入一个两房单位。

她说自己有两名念高中的儿子,均是双非儿童(父母均非香港居民的内地人士,赴港生产后小孩拥有香港居留权),未来会安排他们赴港升读大学,遂在港置业。“我们的习俗是有几个孩子就买几套房,现在先买一套,以後再看看第二套。”

她表示在厦门已经有两套房,但近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下坡,加上少子化严重,加剧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认为在香港置业更保值。“香港毕竟是大都市,地少人多,跟国内比比较不会贬值。现在不期望它升多少,不降价已经很开心。”



中原地产陈永杰对BBC中文分析指,近年中国经济下行,已经没什么大富豪来香港投资,昔日大陆买家大举入市的盛况将难以再现。

另一方面,尽管港府推出“高才通”计划,至今吸引约10万名人才抵港,绝大部分是内地人,但陈永杰预料对楼市帮助不大。“这些专才都是大学毕业生,踏踏实实来香港打工,一开始会先租楼住,不像引入富二代会立刻买楼。”

经济学者李兆波重申,2019年后香港面对政治变局,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结构和地产市场的格局。“除非大家看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可以并驾齐驱,回复到2019年之前那种光景,否则都不会有什么起色。”

地产巨头近期的言论也引起外界注意。长实主席李泽钜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撤辣后香港楼市下行的机会率似乎比上行的机会率低一点,他又罕有地评论香港经济,叹一口气指近年香港人过得“真的很辛苦”,强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来之不易,“千万、千万不要失去这个地位”。

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近日则在集团年报里,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撰写《致股东函》,指香港住宅土地供应长达10年的人为短缺局面正逐渐被打破,供应充足下楼价不会像过去那样大升,将逐渐改变市民既有的一个信念,就是投资物业永不会错,“这是香港社会迟早必须面对的过程”。

他进一步预言,随着时间推移,香港楼价会与内地大湾区趋同,“这是无可避免的,但对香港的长远竞争力也不一定是坏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2024年五一劳动节图片合集:锦衣玉食汗中来,举世欢庆五一节!
  2. 南宁初三女生被扒衣欺凌过程曝光 通报:已八人被刑拘
  3. 中国百强房企4月销售额环比降12.9%同比降45%
  4. 凯特王妃新照曝光,健康漂亮不像病人,女儿剪短头发,真实度存疑
  5. 五一火车上都是大学生,有的39小时无座,网友:这个家非要回吗
  6. 河南漯河女子一丝不挂跳塔后续:官方发文澄清3点,评论彻底沦陷
  7. 2024年养老金调整即将启动,事退养老金6000元,能涨200元吗?
  8. 蔡依林坐轻轨监控画面流出 重庆轨交人员所为
  9. 广东高速塌陷 至少19死30伤 画面曝光
  10.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海鸥电动汽车
  11. 全网抨击!加国华人“人肉占车位”,被按喇叭也不怕(图)
  12. 太嚣张!哈尔滨一女子遛狗吓到路人男子,大吼吓你咋了!网友炸裂
  13. TVB五大甜妹命运各异!李琦红似老妪,傅明宪认不出(组图)
  14. 洛杉矶轨交列车与南加大校车相撞 至少55人受伤
  15. 快讯,俄军收复拉博蒂诺和谢缅诺夫卡,乌军反攻恰索菲亚(视频)
  16. 首发中共病毒序列 张永振实验室遭中共关闭
  17. 乌使用ATACMS导弹攻击克里米亚 俄称击落六枚
  18. 冯德莱恩:欧盟清楚TikTok 危险性 不排除禁止它
  19. 新西兰海岸的神秘球形巨石吸引众多游客
  20. 都2024了 美国竟投票产生了第1个“白人城市”(组图)
  21. 重振经济压力下 半数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图)
  22. 万科资金紧张 王石弃千万退休金:老婆存款比我多(图)
  23. 淄博炒饼小哥拉横幅,游客:特别戳心,太直白了,看了更想买了
  24. “五一”档预售突破2亿 电影市场迎来消费热潮
  25. 中国数字人才培育,学者指问题多多
  26. 美菲肩并肩南海实弹军演 中共水炮夹击菲船
  27. 媒体:仁爱礁出现3艘中国科考船,菲律宾怕有大事发生(图)
  28. 节目嘉宾谈吃软饭话题内涵具俊晔,小S表情超尴尬(组图)
  29. 「封口费案」川普被罚款9000美元 再犯恐坐牢
  30. 【热点互动】“三中全会”7月开 内斗有结果?
  31. 因在“封口费”案中违反禁言令,川普再被罚9000美元(图)
  32. 北美石墨矿商吁美政府对中国电动车材料课税
  33. 国际油价全线下跌,美油6月合约跌1.31%
  34. 英国警察跟踪妻子,抓到妻子与同事出轨,反被判刑(组图)
  35. 男子在服务区买切糕称出12000元 商家:16元一克(组图)
  36. 超越路易王子!3岁瑞典王子在祖父生日庆典上做鬼脸(图)
  37. 改写历史!DEA或将大麻踢出管制物名单 麻店将遍地开花?
  38. 邻居直播北卡枪战 4警身亡 32年最惨烈 第2名枪手成谜
  39. 斡旋这两方谈判:中国有望实现沙伊复交后又一突破(组图)
  40. 币圈大佬赵长鹏被判罪名成立!被罚2亿美元,再加监禁(图)
  41. 改写历史!美国官方或将大麻踢出“管制物”名单(组图)
  42. 多伦多毒品合法化获市长警方批准 华人:加拿大完了(图)
  43. 媒体:美国想避免被拖入中东泥潭,拜登面临哪些问题(图)
  44. 三中全会时间方才敲定 专家:凸显中共内忧外困
  45. 布林肯访中 美国的“二桃杀三士”能否如愿
  46. 纪录片《山海经奇》:上古异兽们,至今还在历劫
  47. “16岁女孩花1万块穷游七国”她凭什么被网暴?(组图)
  48. 多名欧盟外交官员到访巴勒斯坦,被抗议学生驱逐(组图)
  49. 南宁女生被8人脱光衣服霸凌 疑因拒绝翘课出去玩被打
  50. 新世纪电影《记忆》向四二五致敬 感动观众
  51. 川普若赢大选会做啥?建拘留营,监控女性怀孕情况(图)
  52. 向太餐厅开业好热闹,郭碧婷向佐现身,李连杰捧场(组图)
  53. 中国卫星看透美国军事基地 台湾:看我看得更清楚(组图)
  54. 美监狱史上最有钱囚犯:赵长鹏认洗钱判刑4个月
  55. 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里面,居然没有农民,网友评论炸锅
  56. 川普2.0可能重要内阁人选 都是抗共鹰派
  57. 要不要堕胎和大麻?佛州年轻人面临选择
  58. 珍惜与失智妻子“最后时光” 丈夫选择这样做
  59. 厄尔尼诺处衰退期 预计5月江南到华南北部地区降水偏多
  60. 中国地方政府无力兑现购房补贴 房地产衰退或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