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跑男”为生命一路狂奔

2025-06-10 06:25:1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抱歉久等,刚做完一台手术,等下还有一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心脏外科的走廊上,科室主任、教授董念国语速急促。

这是“护心跑男”团队的工作常态,在这里,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与生命竞速。

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董念国。受访单位供图

薪火30年

从医30多年来,董念国专注于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危重症冠心病及瓣膜病、终末期心脏病等诊疗领域。在他的带领下,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不仅在手术技术上屡创佳绩,更在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过去5年,董念国团队完成的儿童心脏移植手术量位居全球首位,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89.1%,远超国际平均水平。其首创的“大供心移植小受体”技术,直接将国际公认的儿童供受体体重比安全上限从2倍提升至6.7倍,三次刷新亚洲最低龄、最低体重心脏移植存活纪录,让数以千计的心衰患者重获新生,使“小身体容纳大心脏”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心脏移植技术在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已深耕近30年。1993年,时任科主任杨辰桓成功完成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2000年,孙宗全、董念国共同完成中南首例心肺联合移植,2018年,董念国接任科室主任后,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临床突破。

谈及专注心脏移植的初衷,董念国表示,彼时中国的器官捐献体系尚不成熟,很多年幼的心衰患者得不到救治。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4万名心衰患儿中,7%-10%亟需心脏移植,但年手术量仅百例左右。低体重婴幼儿受国际“供受体体重比≤2倍”标准限制,匹配率极低,大量终末期心衰患儿因此丧失生存机会。眼见这样的沉重局面,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为这些小生命创造生的机会。

2015年成为中国器官捐献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年,我国建立脑死亡判定标准与“阳光捐献”体系。该团队借此契机开展临床实践。截至2023年,该团队累计完成心脏移植手术1300余例,其中儿童心脏移植手术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首位,术后存活率较国际平均水平提升14.9个百分点。

该团队创立的“大供心移植小受体”技术规范被国际权威教材《胸外科学》收录,这也标志着中国心脏移植方案获得国际认可。

2023年,董念国团队借助心房精准减容技术,为年龄53天体重仅3.7公斤的婴儿完成心脏移植,一颗大供心成功适配其微小胸腔,这也成为亚洲最低体重心脏移植成功范例。

年绕赤道5圈

面对供心短缺的全球性难题,董念国带领团队建立起临床、科研、转化三线并行的攻坚体系。

在临床前线,“护心跑男”成为这支移植团队的代号。他们年均奔波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

2020年3月疫情期间,一场跨越南京、广州、武汉的“生命接力”惊心动魄:当广东匹配到11岁心衰女孩欣欣的供心时,协调员王玉随即从南京飞抵广州取心,当晚经高铁转运至武汉,在列车仅经停武汉站的2分钟内,王玉通过车窗将心脏转运箱递交给工作人员,9小时后这颗心脏已在欣欣胸腔复跳。“这种无缝衔接的转运机制,是无数次演练的结果。”董念国表示。

更大的挑战出现在同年4月,新冠肺炎康复者刘某因不可逆肺纤维化濒危,ECMO已支持其生命73天。当青岛的供肺因航班取消无法转运时,团队连夜协调国航重启航线,最终在五个半小时的紧急手术中成功完成双肺移植,创下全球记录。

跨国救援同样高效,一位在日本藤田医科大学经历7次手术未愈的山东女孩,经该团队包机接回武汉,最终重获新生。

而支撑这些临床突破的,正是团队多年来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深耕。“传统ECMO一般维持两周,很多患儿等不到供心。”为此,该团队研发出直径仅29毫米、重量仅45克的全球最小磁悬浮儿童人工心,为低体重患儿赢得生存时间;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左心衰患者,团队发明“D-Shant心室分流器”,通过减轻肺淤血延长移植等待期;此外,董念国带头与深圳核心医疗联合开发集成化双心室辅助装置,保留了残余心室功能,避免了全人工心脏替换的高风险,牵头了国际相关临床试验。

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供心转运耗时长的现状,该团队设计研发出内置恒温抗震系统的器官转运箱,同时团队创新性提出“冷晶体联合器官保存液”的武汉供心保护方案,使国际通用供心冷缺血安全时限由4小时提升至8小时,提高了边缘供心利用率。

目前,该团队20余项专利中50%已完成转化:器官转运箱覆盖全国23省转运网络;供心旋转术使17例异位心脏患儿获得移植机会;D-Shant心室分流器十年间为超千例左心衰患者延长了移植等待期。一条从实验室到病床的“生命通道”,在协同创新中渐次贯通。

董念国(中间)和团队的青年志愿者。受访单位供图

以减重“护心”

董念国坦言,当前心脏移植最大挑战仍是供心短缺,全国心脏利用率仅15%左右。脑死亡与心死亡判定标准的并存,导致部分可用心脏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偏远地区转运超时、心脏本身病变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缺口。

面对社会上一些人对器官移植的不了解,董念国也尝试做一些科普——拯救病人是医生的天职,随着国家对心脏捐献管理越来越规范,相信更多人会理解这项工作对于生命救援的重要意义。

对有志从事器官移植工作年轻人,董念国提出四点期许:“一要吃苦耐劳,科室四分之三的移植手术在夜间或节假日完成,奉献精神必不可少;二要敢于创新,心脏移植融合多学科,唯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支撑创新的实践;三要具备社会责任感,以合法、合理、合规的手术救治患者;四要敬畏生命,以救死扶伤为毕生追求。”

谈及心脏健康保护问题,董念国告诉《中国科学报》:“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中国约70%心衰由扩张性心肌病引发,多与病毒感染相关,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他特别指出,肥胖会通过推高血压、血脂直接损伤心脏,是心衰的重要诱因。因此,他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减重号召,控制体重、管理“三高”,让心脏少受重压,健康运转。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稳定币:六大“误区”
  2. 炸毁福尔道核设施:您猜投掷了几枚“钻地”?
  3. 分析:中共领导人有大量暗黑欺骗记录
  4. 以色列备战长期对抗 伊朗死伤惨重 中东紧张升至战略层级
  5. 川普的犹豫显示“美国的无所不能不再像过去那样”
  6. 喝水若有这4个表现,或是大病来临的信号
  7. 《自然》(20250619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8. 又一个背叛民国的高级间谍 延误蒋介石战机
  9. 伊朗放话:美国公民都是攻击目标
  10. 录取率跌破5%,牛剑这些专业最抢手
  11. 2500万人的上海萧条!鲍务员降薪50民众一片哀嚎!
  12. 美国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正式解雇639名员工
  13. 普京:世界可能会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14. 以色列击毙伊朗资深指挥官 曾支援哈马斯
  15. 持Costco卡不能登机 苹果钱包内数字护照可以
  16. “因不满美国提高军费要求,日本取消2+2会谈”
  17. 现在各地的住房新规,简直是逆天
  18. 产能过剩,其实比想象的还要可怕
  19. 伊朗以色列开战,全球航司乱套了
  20. 以军击毁伊朗F-14,卫星照曝光
  21. 中国28岁留英博士被判无期 涉11起强奸指控受害者达50人
  22. 中共借力网红软攻全球舆论 美国社交平台成主战场
  23. 美国参战伊朗的4种可能剧本
  24. 伊朗透露美军轰炸核设施具体时间
  25. 影帝被迫拍三级片,刘德华伸援手
  26. 伊朗核科学家与妻子遇袭身亡
  27. 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回顾与反思
  28. 川普:美军成功对伊朗三处核设施进行空袭
  29. 联邦法官阻止了:川普阻止哈佛接收留学生
  30. 川普:哈佛现在的表现,好得难以置信
  31. 万茜拿下金爵奖“影后”
  32. 川普开心了,美Fed理事谈何时降息
  33. 巴战机入伊朗领空,背后三场隐秘博弈
  34. 美TSA发警告 禁携带一常见物品登机
  35. 母鸡“误闯”炸鸡店,上演“奇鸡生还”大戏
  36. 小心被偷:机场安检千万别这样做
  37. 川普承认“攻击”鲍威尔无效:好说歹说 他就不降息
  38. 华人出任过BC省自由党党魁
  39. 中共官场笑话:打开保险柜的“八字密码”
  40. 美驻以大使:美国已开始从以色列撤侨
  41. B-2轰炸机飞往关岛,美开打伊朗“前兆”?
  42. 骇人17秒曝光!巴西再传热气球惨剧 失火坠地8死
  43. 【佳音时刻】中共禁酒令 戳破虚假繁荣
  44. 致命真菌蔓延,这几个州高风险
  45. 美媒:TikTok登陆戛纳,美国禁令似乎遥不可及
  46. “你们的假期,是我的苦难”:欧洲掀起反“过度旅游”
  47. 韩国男团偶像嫖宿AV女优?
  48. 李嘉欣生日惊艳全场,深V礼服完美身材
  49. 热穹顶笼罩美国大半国土 3位数高温持续至下周
  50. 中国毛绒怪物风靡全球 Labubu成“软实力”象征
  51. 《纽约时报》:美国对伊朗开战
  52. 机器人工程师月均薪2.5万
  53. 川普故意展示美以分歧,“声西击东”炸伊朗
  54. 川普警告伊朗,若动武美国将压倒性反击
  55. 24蓝委罢免案726投开票 战况持续延烧
  56. 红二代刘鹤父亲在文革中惨死
  57. 川普政府不顾争议 下令美国之音等媒体裁员600多人
  58. 美突袭扫荡非法移民 洛杉矶野火重建区临时工短缺
  59. 川普派B-2幽灵战机"连飞37小时"炸伊朗!造价21亿
  60. 哈梅内伊必须回应,美军很容易受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