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议员吁加强翻译服务
2025-06-10 05:25: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世界日报
纽约市议员黄敏仪近日参访了纽约市311客服中心(NYC311 Call Center),并与副局长莫里斯罗(Joseph Morrisroe)会谈。黄敏仪呼吁为英语非母语者及移民社群加强翻译服务,并公开翻译服务所需等待时间等相关数据。
纽约市议员黄敏仪(右二)近日参访了纽约市311客服中心,并与副局长莫里斯罗(Joseph Morrisroe)会谈。(黄敏仪办公室提供)
黄敏仪指出,311是非常关键的市政资源,市府仍需加强语言平权,确保移民社群能公平获取服务。目前,311设有英语与西班牙语接线人员,并提供超过175种语言的翻译服务。然而,英语能力有限的居民在使用上仍面临障碍。
黄敏仪举例,在她的选区有超过七成亚裔居民,其中许多人都不擅长英语,“我们每天都听到民众反映生活品质问题,如非法倾倒垃圾、人行道障碍物或清洁等状况,这些本该可以透过311通报。但因为一接通电话就是英语,他们常常听不懂就挂掉了。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我们选区,311通报量在全市五大区排名偏低的原因之一。”
纽约市议员黄敏仪近日参访了纽约市311客服中心,并与副局长莫里斯罗(Joseph Morrisroe)会谈。(黄敏仪办公室提供)
她进一步指出,若311通报率偏低,可能导致政府在分配资源时忽略了这些社群的实际需求,“当通报未被记录,对政府来说就等于没有发生。各单位依据311数据来分配资源,如果移民社群因语言障碍而无法使用311,那他们就被排除在公共决策之外了。”
此前,黄敏仪曾提出议案,要求311建立统一的语言识别程序,并规定政府必须公开翻译服务所需等待时间等相关数据。她也表示欣慰得知市民现在可透过简讯功能,传讯至311-692,并立即以所选语言获得协助。
根据数据,使用普通话及粤语服务的市民互动数据正在增长。在2024年,平均每日有368人使用中文语音选单,截至2025年5月,使用人数已增加20%,每日平均达440人。拨打311后,接通普通话与粤语服务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为32秒与36秒。
参访过程中,黄敏仪也提出对311系统的技术建议。她表示,目前若某项通报被转交至其他机构处理,系统便会将其标记为“已结案”,这常让报案人混淆或感到失望,因为问题其实尚未解决。
“我建议311新增『已转交处理』的标记,而非直接结案,”她说,“这样报案人可以追踪案件流向,提升整体透明度与责任制。”
自2003年成立以来,311已成为市民获取非紧急市政服务与政府资讯的重要管道,每年处理约3800万笔查询,其中包括1700万通电话、1800万笔线上申请等。311目前可回应超过7000种不同的市政问题,从路面坑洞修补、游民援助到房地产税、临时停车规定等皆涵盖在内。